放大圖片
■當傳媒監察社會的時候,社會也在監察傳媒。
三位學者都指出,公信力的核心就是信任,而這種信任的主體是受眾(即讀者)--媒體公信力建立在受眾對媒體的信任及認定的基礎上,而且公信力是一種無形資產,是媒體在長期的發展中日積月累而形成的,體現了一個媒體存在的權威性、在社會中的信譽,以及在公眾中的影響力等。沒有公信力的媒體,終將失去生命力,備受鄙視。
傳媒一向被視為站在最前線去監督政府,代替市民發聲,但近年香港的傳媒操守卻飽受質疑,胡編亂作的情況比比皆是。報道事實理應為傳媒的基本責任,但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下,為了博取讀者的注意及增加銷量,往往出現失實報道及誇大事實等情況,甚至出現「未審先判」的現象,所以社會才如此關心傳媒的權力與責任。
實事求是應是傳媒的責任,但現今的傳媒卻是「你叫他們寫甚麼,他們都不會寫,但你叫他們不要寫的地方,他們就一定會寫。」傳媒的威力強大,若不負責任地為所欲為,胡亂編寫新聞,會違反新聞求真、中立的原則,並可能帶來不堪的後果,所以傳媒也要有適度的監察。
除了公信力問題外,香港傳媒還被批評--沒有道德,欠缺水平!香港傳媒是不是如此「道德淪亡」?星期四的視野版會繼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