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訊】(記者 歐陽杏櫻) 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微調方案鬧得熱烘烘,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首次會見全港400多名中學校長,為方案細節「解畫」。因應學界對分班英語教學的爭議,孫明揚指,微調將容許不同學校在不同班級及不同學科以英語授課,又直言「以後不會再有彈性班」,以圖減低所引起的標籤效應。不少出席的校長表示歡迎,但亦有人認為此舉是「換湯不換藥」。
孫明揚聯同副局長陳維安等多位官員昨與全港400多名中學校長舉行座談會聽取意見,並提出進一步淡化微調的標籤問題。早於微調初期,當局提出符合學生能力的學校可開設「英文班」,其後改稱為「彈性班」,到昨日孫明揚索性指「以後不會再有彈性班」,迴避分班的說法,圖令標籤更為模糊。
須每年書面公布教學策略
孫明揚解釋,學校可有更具彈性安排,若符合學生、老師能力及學校配套等條件,如學校屬前列40%學生,校方可進行校本安排,則可考慮以英文或中文教學。而其他學校的母語教學班級亦可採用25%英語延展課時,甚至「化時為科」,不同班級能於不同學科以英語授課,唯一要求是學校須每年以書面公布學校教學策略,如不同科目採用的教學語言,給家長參考。
孫明揚又呼籲各校「不要斤斤計較,以班數作招徠」。他又笑言自己「有的是時間」,歡迎校長電郵教育局提供意見。日後當局也會定期舉辦研討會邀請學校分享有關教學經驗,並於今年5月底前敲定微調框架內容,2010/11學年實施。
至於英語延展課時計算方式,教育局文件引述教統會曾提出,應以「在語文科外」為基數,以現時初中中英文科各佔課時約20%計算,應為佔總課時的15%。不過,當局認為,為避免有關課時過於細碎,微調計算課時會包括中文科在內,即以80%總課時為基數,令英語延展將增至總課時的20%,連同20%英文科課時,學生可有40%時間以英文學習。
津中議會主席廖亞全指,出席校長對局長解釋意見紛紜,但大部分均認同要淡化中中、英中的標籤,及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英文。該會將再次向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會員最新意見。至於25%延展課時,他建議可作跨年級安排,如中一使用10%,至中三增至30%或以上,視乎各校情況。
中中聯會指換湯不換藥
中中聯會主席葉賜添則指,是次會面的內容「換湯不換藥」,因具體評作仍以班數作計算。他促請當局為學校提供更大自由度,「不要管得太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