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這些石祖分佈在崇山山頂北邊數百平方米的範圍內。
據《爾雅》「釋丘」記載,河水從左邊流過的丘,叫營丘。山東省昌樂縣的營丘鎮,歷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定居。史書載,少昊時爽鳩氏居營丘。《太平寰宇記》則載:「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國。虞夏時有季則(li);湯時有逄伯陵,周以封姜太公於營丘。」
煌煌王城 歌舞昇平
作為「三齊故都,兩漢王城」,營丘一帶在東漢以前曾是全國最大、最富庶的城市之一。春秋時附近的臨淄居民就有4萬餘戶,人口20多萬。戰國時期,居民則多達7萬餘戶,家家富足殷實,無不吹竽鼓瑟,敲築彈琴,鬥雞走狗,歌舞歡娛,街道上車轂擊,人肩摩,一派物豐人足景象。到西漢初年,其城市人口已達50萬,每日「市租千金」,「巨於長安」。但後來的營丘,歷經滄桑,幾經沿革,又逐漸演變為農村。今營丘城遺址附近,僅存古城村、營丘村、河南村、城南村、古城店等象徵性村莊。
關於史上定都的營丘,國學大師范文瀾認為營丘在昌樂境內,新中國第一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郭沫若卻認為應在山東臨淄。劉鳳君教授則認為,昌樂始祖林的發現,或可證明姜子牙的都城就是發現「陽具石」的營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