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點評集:鍾炳霖的回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The Crucible(《靈慾劫》)

文:楊慧儀

 八十年代為「海豹」演過李爾王的鍾炳霖隨著劇團解散,在九十年代息演,幾乎成了傳奇。這兩年劇團重組,在台上又見到他,先後演出了契訶夫的《姊妹仨》和莎士比亞的《奧塞羅》。我無緣欣賞八十年代「海豹」的演出,只看這兩齣戲,感受到鍾炳霖在台上的魅力,的確有過人之處。較少有提及的是他導演的作品,其實他是個能演能導能譯的劇場全才。

 2月13日至15日,海豹劇團與伙伴機構在西灣河文娛中心劇場以成人及青年演員分別演了阿瑟.米勒的《靈慾劫》(The Crucible,廣東話翻譯版本)及蕭伯納的《聖女貞德》(St. Joan,英語演出),雖然演的都是選段,但戲味濃郁。導演《靈慾劫》選段的正是鍾炳霖。故事說美國早期一個移民小社區,一班少女自稱看見神示,指斥村內一些婦女為女巫,牽涉許多人下獄甚至處死。故事發展下去,才知道原來這群少女的首領阿比曾經跟農夫布約翰有染,所謂神示本是騙局,目的在於鏟除布約翰的妻子。阿瑟.米勒這劇本寫於五十年代,諷刺當時美國打擊同情共產主義的人士,仿如舊社會迫害異己。這次演出的選段是布約翰與阿比在庭上對質;這段戲的悲劇性在於自他踏進法庭一刻,提出每個反證阿比所言的證供,一個一個給維護建制表象的法官及神父駁下,最後他說出自己與阿比的關係,「敲響自己身敗名裂的喪鐘」(對白),在道德觀念極為保守的舊宗教社會,這就是押上了身家性命財產;可是本願意在法庭上承認說謊的少女瑪莉突然倒戈,反指布約翰為魔鬼使者。最後,在建制程序、宗教狂熱、個人私慾擺弄、群眾的羊群心理的各因素結合下,事情黑白顛倒,是非不分。

 中國戲曲有演折子戲的習慣,有其獨特原因:故事往往是觀眾熟悉的傳說,觀戲重心在於演員技巧。西方戲劇沒有這觀劇習慣,而且重結構及劇情推進,看選段未免有點困難。以《靈慾劫》為例,一開始就是布約翰闖入法庭,想救出已入獄的妻子,又急又氣又無助;但是缺乏前戲鋪墊,觀眾難以同情,角色情緒越擴張,觀眾的疏離感似乎更強,因為台上台下對劇情未達到共同理解,在情感上當然未能涵接上。一個很好的標記,就是瑪莉受到布約翰和阿比兩面進逼,無法自處,痛哭不已,幾乎昏過去,演員羅凱欣演得十分出色,表情和動作不少細節,顯示她對角色的詮釋十分豐富;可是台下的觀眾面對這樣的悲慘場面,竟然大聲失笑,顯然沒有對角色建立同理心,原因很可能是沒有前戲所致,觀眾沒有跟角色一起經歷前述事件,一接觸就是這樣的氣氛,難以賦予同情心。

 本來劇場出現這樣的場景,非常難堪;可是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總能夠化險為夷。轉捩點出現在布約翰把真相說出的一刻,終於把觀眾爭取過來。首先是劇情本身富震撼力,觀眾突然發覺事情複雜,加上導演在舞台調度的安排恰當:唸這段重要的台詞,一般導演可能把演員安排在台中;但鍾炳霖的布約翰卻從原本站的台中位置走到台左最前沿,不僅離開其他角色,突出他的孤立感,更讓他切切實實跑到舞台/人生邊沿上去,以觀感效果強調象徵意義;而且把演員放在台口,幫助他把能量發射到觀眾席去。這只是一個舞台位置的調度,卻顯示了導演有很強的舞台本能。

 最重要的,當然是演員的臨場表現。我看過演布約翰的杜施聰幾次演出,包括海豹另一個製作《奧塞羅》(黃清霞導)中的易雅豪、眾劇團《推銷員之死》的兒子比夫和最近《四季人》的摩亞(均由蔡錫昌導演),發覺這演員的可塑性極高,給每個角色都創造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和身體,不熟悉劇壇人物的觀眾,可能根本不會察覺是同一個演員。這次演布約翰,困難之處亦在於選段,進場便達到情緒高位,然後更不斷上揚;坐在觀眾席上,即使明知道他是一流演員,也不禁懷疑他是否能夠做到。可幸他情感的爆炸力極強,在高昂處以為無可再往,竟又攀高峰。更可貴的,是在自揭真相的一場戲裡,他的情緒充滿了感情內涵,竟然把本來冷漠的觀眾感動了。觀眾的反應、劇情內的氣氛即時改變,這是十分困難、亦十分少見的。當然,除了演員杜施聰的素質以外,導演肯定在他身上下了心思,因為這種大中有小、粗中見細的功夫,正是鍾炳霖的手本戲。翻查資料,原來兩人是老拍檔,九二年鍾炳霖導貝克特的《終局》(Endgame)自演Hamm,演Clov的就是杜施聰。

 那天看到劇場原來真的能夠感動觀眾,叫人再次相信劇場的價值。

相關新聞
波士頓交響樂團 奏響中美建交的歡快序曲 (2009-03-08) (圖)
點評集:鍾炳霖的回歸 (2009-03-08) (圖)
活動推介:夢醉紫荊 周樹堅書畫、篆刻作品展 (2009-03-08)
好一個古今交錯《帝女花》 (2009-03-01) (圖)
帝女花 (2009-03-01) (圖)
後台之旅 (2009-03-01)
點評集:讓鬼成為我們─榮念曾的招魂儀式 (2009-03-01) (圖)
活動推介:客從何來講講香港故事 (2009-03-01) (圖)
去太古坊聽古典音樂會 (2009-03-01)
水中之書 尋找快樂的禪意旅程 (2009-02-22) (圖)
水中之書 (2009-02-22) (圖)
遊•藝•園:久遠而深刻的夢 —嘉野稔回顧展 (2009-02-22) (圖)
點評集: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雄渾之聲 (2009-02-22) (圖)
活動推介 (2009-02-22)
東尼獎音樂劇 從百老匯笑到香港 (2009-02-15) (圖)
搶奪芳心喜自由 (2009-02-15) (圖)
不能錯過的愛沙尼亞愛樂室樂合唱團 (2009-02-15) (圖)
點評集:《卡里古拉》 稍欠力度 (2009-02-15) (圖)
活動推介:香港藝術節加料節目—在尖沙咀發現石硤尾 (2009-02-15)
活動推介:《美麗連繫》 (2009-02-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