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報告》指出,西藏已建立起多元化的市場。圖為西藏拉薩啤酒廠內工人在現代化的流水線上工作。新華社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30日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30日發佈了首份《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報告》指出,西藏實現民主改革50年,在經濟、人類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舉世公認成就。但由於歷史、地理和社會等諸多原因,仍需克服發展成本、發展不平衡、發展所需人力資本需要提高三大問題。另外,報告稱西藏已初步建立起了市場體系。
物價高企成挑戰
報告指出,西藏已建立起多元化的市場。除各地紛紛興建的商品市場外,在拉薩市等大中城鎮還出現了專業化的生產資料市場、人力資源市場和證券市場。市場在資源配置中開始發揮基礎作用,企業已開始成為具有自主經營權的市場主體。引入市場機制後,農牧民從市場中得到了巨大的實惠。另外,目前,西藏已經建立起包括能源、輕工、紡織、機械、建材、化工、製藥、印刷、食品加工等20多個門類的富有西藏地方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
與此同時,研究表明,西藏自治區總體物價水平通常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0%以上;經濟發展成本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0%以上。如何克服如此巨大的成本障礙,將是西藏經濟發展需長期面對的挑戰。
另外,以城鄉差距為代表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將是西藏經濟發展進程中需要面臨的又一大障礙。
受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此外,是所需人力資本也需要提高。縱向看,以藏族為主的西藏人口的人力資本顯著提高,但還不能適應經濟快速發展,橫向比較,差距較明顯。2008年,中國國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8.5年左右,而西藏居民的受教育年限僅為6.3年。同年,西藏每萬人中接受高等和中等教育的學生人數分別為94人和67人,遠遠低於全國平均192人和198人。
據了解,報告由長期從事西藏發展研究的專家學者共同研究撰寫完成。約23,000字,共分為引言、增長與變化、人類發展、可持續發展、政府與市場、困難與挑戰、結束語等7個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