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武 時事評論員
經濟機遇委員會日前召開會議,特首宣布會重點研究6項具優勢的產業,政府將會開展有關研究。
發展新產業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新產業發揮效果,更至少要三數年時間,但應對危機既要照顧目前,更要規劃長遠,隨著全球一體化,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平均幾年就爆發一次,本港偏重金融的產業結構弊端亦表露無遺。
其實,每次經濟不景都是推動新產業發展的良機,各界近年不斷呼籲政府推出新產業政策,但政府每次都以「積極不干預」來回應,導致產業空洞化的問題愈趨嚴重。在經濟暢旺之時,單靠金融業獨大,亦足以支持經濟,但金融業波動性強的特質,令香港經濟在衰退時抗逆能力不足,這反映在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比起區內國家如韓國、新加坡等復甦時間較長,亦較痛苦,這很大程度源於這些國家都有多元化產業,雖然在金融上受創,但另一個產業馬上可作火車頭帶動經濟復甦。
韓國如果沒有60年代朴正熙的「政企合作,出口主導」政策,不會有今天的發展;新加坡及台灣,如果沒有政府帶動,提供土地、稅務優惠甚至資金津貼,今天新加坡的生物科技、台灣的電腦配件等亦難以在世界佔一席位。沒有政府干預,這些需要大量資金發展的行業根本不會有商人願意投資,政府如果決心推動新產業,必須有具體支援政策,切實執行,立法會亦不應動輒以官商勾結的帽子窒礙公私合營新產業,否則新產業最終只會一事無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