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給廣東開創新局的空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03]     我要評論

紀碩鳴 百家戰略智庫理事

 廣東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深化改革走向國際,與西方發達國家叫板的過程中,中國還需要探索。積累了一定財富和改革經驗的廣東有條件繼續先試先行。當然,危機面前,探索會有陣痛,要付出代價,這需要全國一盤棋作出協調和配合,廣東探索成功,廣東經驗也會再次轉化為全國的生產力。在原有經濟發展模式遭到挑戰,廣東需要解放思想開創新局,一定會跳出傳統,需要給廣東時間,更要給廣東探索的空間。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對社會上出現恢復「五一」長假的議論,個別地方也在考慮出台相關調整措施表示高度重視,並重申嚴格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有關規定。而廣東就曾出台今年「五一」休假方案,以雙休日對調,及個人帶薪年休假方式,全省在5月1日至7日安排放假。國務院通知出台後,廣東隨即作出緊急調整,尊重及執行中央的通知意見。這本來只是地方利益考量與中央全局出發的分別,卻被海外媒體演繹為地方和中央博弈,甚至上綱上線到「政治鬥爭」的荒唐結論。但從另一角度考慮,金融危機下,各地受影響不同,是否應該有不同的應對措施,這也是值得探討的。

各地需要有不同的應對措施

 影響遍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一波接著一波,應對金融危機的構想和措施也各出奇招,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各國各地的具體情況不盡相同,應對的措施也必然不一。以外向型經濟為特點的廣東,受外圍經濟衰退影響,經濟受挫嚴重,是中國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受影響較大的省份之一。相信廣東臨時作出「五一」假期的調整是希望在經濟低迷中提振百姓消費慾望,增加消費信心。猶如早前,不少城市推出消費券刺激消費一樣,是依照自身實際情況的地方措施一樣。

 雖然地方推出的有些措施中央根本沒有明確意見,或者說早前已有明文規定,但在金融危機的非常時期,不能簡單將之視為與中央唱了反調。中央反而應該出台政策,讓各地在應對危機方面有更大的空間,不搞一刀切,也不鼓勵各地簡單模仿。中國如此之大,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不一,從南到北,在中央的統一協調指導下,各地需要有不同的應對措施,這是必要和有效的。中央是否可以考慮在一定範圍內讓地方有些應對危機的靈活性,並指導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應對方案和措施呢?

 在金融危機中,西部重鎮創造了「重慶模式」,探索啟動內需的新路徑,並提出在西部擴大規模,形成「西三角」的構想,危機中找到機遇;最近國家批准上海2020年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意見,讓上海在面對金融危機中找到中國參與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的新定位,都顯示各地在危機面前處理方式的不同質性。廣東在過去30年中曾經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作出巨大貢獻,先試先行中,靠摸著石頭過河,以「三來一補」的形式創造外向型經濟的模式,令中國經濟輝煌了很長一段時間。面對金融危機下經濟的新瓶頸,廣東要開創新局,需要有繼續探索的空間。

科技是危機中的新亮點

 早前,廣東推出騰籠換鳥的構想,希望在金融危機中已被淘汰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可以升級換代,吸引更多高科技含量的現代產業,曾一度被質疑。作為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產業政策或發展戰略,根本上符合胡錦濤總書記一再提出的「科技創新」要求,也在兩會期間得到總書記的肯定。可以看到,世界各國各自的拯救經濟方案中,起動科技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美國新總統奧巴馬上台,眾議院通過819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其中1500億美元是規定投入科技和教育領域的;剛剛結束的兩會,溫家寶總理政府報告中提出應對金融危機實施「一攬子計劃」的措施,包括了四個方面,其中一項就是大力度的科技支撐。準備在兩年加快推進科技專項規劃,投入1000億。

 包括房地產、金融、直至傳統工業等提振經濟的產業在本次金融危機中均遭遇滑鐵盧。房地產泡沫被擠,金融衍生產品成為圈錢的陷阱,傳統工業脆弱經不起風浪。寄望這些產業增值以迎接未來的夢碎,以往支撐信心的經營甚至生活模式都被擊破。全世界都期待有新產業和新模式可以拯救現實展望未來,科技無疑是危機中的新亮點。在這次金融風暴中可以體驗到的是,從事高增值高科技的企業,一般比其他企業擁有較強的逆境生存能力。有見及此,奧巴馬新上任,就提出「綠色經濟」的戰略構想,歐盟也擬出資1050億歐元支持「綠色經濟」。毫無疑問,走出傳統經濟模式的「綠色經濟」,其基礎一定是科技。西方發達國家也正在應對危機中「解放思想」,實行「騰籠換鳥」。中國也應該給廣東嘗試的機會和空間,以提升價值。

相關新聞
給廣東開創新局的空間 (2009-04-03)
G20峰會任重而道遠 (2009-04-03)
審慎理財原則須堅守 (2009-04-03)
言論自由不是免死金牌 (2009-04-03)
以軍事鬥爭準備為龍頭 (2009-04-03)
余若薇確實成迷途鯨了 (2009-04-03)
兩岸「破冰」促進港台新互動 (2009-04-02)
空椅外交 和解中國 (2009-04-02)
同學們,您們誤會了! (2009-04-02)
百年良機要善用 (2009-04-02)
回歸後減速應找原因 (2009-04-02)
在香港看《貨幣戰爭》 (2009-04-02)
粗鄙升級 議會有責 (2009-04-02)
關於實施金融競爭戰略的思考 (2009-04-01)
中國需要至少兩個國際金融中心 (2009-04-01)
港商應把握投資吉林契機 (2009-04-01)
朝鮮對抗美國意在談判 (2009-04-01)
藥物事故可以轉危為機 (2009-04-01)
香港電台回應聲明 (2009-04-01)
規範大型跨國合併和收購的建議 (2009-04-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