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 淼
所謂「隱士」,在我的心中一直是高人逸士的代名詞,但無論是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的伯夷和叔齊,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隱士,作為一種文化傳統,好像早已隱沒在時光深處,那些因超然不群而最終被寫入正史的隱士們,也大抵只是為後世留下了一些漸行漸遠的背影而已。那麼,中國當代究竟還有隱士存在嗎?如果有,他們又是以一種怎樣的方式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呢?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有人做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有!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做出如此肯定回答的並不是深諳傳統隱士文化的中國學者,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國人—一位熱愛中國隱士文化、並被傳統隱士的生活方式所深深吸引的美國人,他的名字叫比爾.波特。
比爾.波特肯定中國當代仍有隱士的存在並不是信口開河,而是他經過了大量的田野調查之後所得出的結論。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身兼作家、翻譯家和漢學家等多個頭銜的比爾.波特即長期定居於台灣和香港,他於八十年代後期開始頻繁出入於大陸各地,一方面將中國古代佛教典籍翻譯成英文,同時為歐美讀者撰寫大量介紹中國風土文物的文章和遊記;另一方面則追尋隱士的蹤跡、親身探訪隱居在終南山等地的中國當代隱士—在此基礎上,比爾.波特寫出了一部有關中國隱逸文化及其傳統的產生和發展,與中國當代隱士生存現狀相對照的專著,他為這部專著起了一個寓意深遠的名字:《空谷幽蘭》。
比爾.波特的「尋隱之旅」起始於中國古代的佛教中心大同,但是,在那裡他並沒有找到自己心目中的隱士,直到他來到被稱作「隱士的天堂」的終南山時,他才終於如願以償。在極短的時間內,比爾.波特的足跡幾乎遍及終南山所有能夠到達的角落,他採訪了許多隱居其間的佛教徒和道教徒,與他印象中的隱士大相逕庭的是,這些現實生活中的隱士遠沒有他想像中的那般浪漫,他們的處所並不是「在雲中,在松下,在塵世外」,他們當然更不是「靠著月光、芋頭和大麻生活」,相反,他們過著最為原始的日子,忍受著常人所難以忍受的孤獨和貧寒。正是通過比爾.波特的走訪,我們終於知道,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仍然有很多人不為所動,自覺遠離這個充滿各種誘惑的花花世界,甘守清貧、潛心自修,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純粹的生活」,或者如他們所說的去尋找一種「合乎正道的生活」。
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既是一部探討傳統隱士生活方式的文化書,同時也未嘗不是一部糅合著作者獨特人生感悟的智慧書。比爾.波特不僅在書中追述了諸多中國古代著名隱士的生平事跡,用以印證隱士作為一種文化傳統的歷史淵源;他還對隱士的社會身份及其本質進行了多角度與全方位的探討。應該說比爾.波特對於隱士精神的把握和理解是非常準確與深刻的,他說:「道德和政治之間的矛盾是隱士傳統的核心。」是從社會的層面觸及到隱士文化的本質;他說:「只要你不受慾望的困擾,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麼你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根本沒有什麼區別。」則是從個人的層面觸及到隱士文化的本質。事實上,無論是從社會的層面、還是從個人的層面,如果沒有身臨其境的切身感受,比爾.波特都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古人云:「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我個人覺得,隱,與其說是一種行為,不如說是一種心態—就像陶淵明所說的那樣:「心遠地自偏」—地偏,並不重要,心遠,才是關鍵。或許,這也同樣是比爾.波特想要告訴我們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