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日本社會的晚婚化及不婚化現象,往往被詮釋為追逐個人自由,抗拒家庭及社會責任的舉動,由是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個人主義至上原則,好像暗中呼應,可是現實中卻又別有另一番隱衷。日本近年因為經濟不景,出現大量的非正社員(包括合約員工、兼職員工及臨時員工等),因為他們的生活捉襟見肘,所以往往被形容為Working Poor。但即使撇除非正社員的悲慘情況後,佐藤留美亦指出今時今日日本企業的正社員,想要結婚也並不容易。一般人以為他們屬於社會上的優勝分子,但隨著進入就職冰河期,即使幸運地成為正社員,現實中仍然充滿苦頭,要結婚同樣荊棘滿途。
因為作為日本最大輸出國的美國嚴重不景氣,經濟持續低迷,加上原油及穀物的成本費用又居高不下,令到大部分的日本企業的業績均急劇惡化。面對生產量下降,而設備投資也停滯不前,最有效的減低成本方法,就是唯有向現有的僱員減薪入手。事實上,在日本普遍的企業中,○八年的夏季花紅,大部分已較○七年的削減了一半以上。獨協大學教授及經濟評論家森永卓郎指出,社員的收入減少,自然而然會令到消費者緊縮消費。而企業因為擔心顧客離去,於是又不敢把上升的原料費用,轉移至消費者身上,在業績慢慢下滑的情況下,唯有再向社員開刀,由是出現惡性循環,出現雙輸的局面——企業及社員均陷入窘境。
事實上據○六年《讀賣新聞》的調查反映,原來於四十歲而可以升上課長一層的管理層人數,只有百分之二十六,大約四人中只有一人。而在日本企業的情況中,一旦未能晉升上去,那麼將來的薪金變遷只會極其有限,進一步削弱了自己及下一代的發展空間。正因為此,從社會現實的情狀而言,原來今天日本的結婚冰河期,也由衷屬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下場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