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閻惠昌
文:尉 瑋 圖:香港中樂團提供
2001年,香港中樂團主辦了第一屆器樂藝術節—胡琴節。那年的2月11日,一千名樂手、胡琴名家與樂團在香港文化中心的戶外廣場上「千弦齊鳴」,創下了健力士大全的世界紀錄,也開啟了之後香港中樂團舉辦器樂藝術節、與市民同樂的傳統。到現在,2001年的胡琴節、由2003年開始每年一度的鼓樂節、2005年的笛簫節、2006年的古箏節、2008年的揚琴節,都已經成為了中樂團的活招牌。
活動不斷壯大,今年,中樂團再次舉辦胡琴節,更將這股中樂風推展到全世界。利用互聯網熱門網站YouTube的平台,讓全世界的胡琴粉絲加入到這場香港的中樂盛事中來。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說:「中樂、民樂是很古老,但卻煥發了時代的激情。而我們樂團,是緊貼世界潮流的。」
世界胡琴粉絲嘉年華
2001年的胡琴節,創造了「千弦齊鳴」的壯觀場面,但那僅是發生在香港文化中心外一個小時內的事。今年的胡琴節,要將國樂更加「做大做強」,地域時空無限擴展。
「今年的『世界胡琴奏不停』環節是馬拉松式的活動,在7月18日下午6點到19日下午6點差不多24個小時裡,胡琴是不停的。首先在香港文化中心的大堂,演奏是一個接一個的。可能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也可能是一個樂團,不間斷地演奏。另外,全世界的胡琴演奏者和愛好者都可以參與進來,只要他們和我們在同一時間內進行胡琴演奏的活動。」
怎麼做到與世界同樂?全靠了熱門網站YouTube。去年,YouTube發起成立網上管弦樂團「YouTube交響樂團」(YouTube Symphony Orchestra: http://hk.youtube.com/symphonyhk)活動,將譚盾一個四分多鐘的作品作為demo,邀請大眾將自己的演奏片段上載參加篩選,優勝者將被邀請至美國肯尼迪中心演奏。除了交響樂,YouTube亦希望有其他的樂團參加計劃,香港中樂團成為了全球第一個受邀的非交響樂樂團。「有些網友甚至覺得我們的演奏比交響樂更好,也有網友要求索取我們的樂譜,現在樂譜也已經上載了。」說起這些,閻惠昌不無驕傲。
而這次,香港中樂團專門和YouTube合作了一個計劃,在該網站設立香港胡琴節的channel,將所有人的演奏片段上載。在那24個小時內,世界各地已經預先報名的個人和團體將自己的演奏片段提交,YouTube上定然掀起一股「胡琴熱」。「在那段時間內,全世界參與的人越多越好,我們不設篩選,只要報名告訴我們基本資料和演奏時間就好,重在參與。」
2001年,網絡視訊平台還沒有那麼發達,如今,依靠互聯網的力量,古老的中樂也可以和世界迅速連接。香港中樂團亦適時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可謂是十分創新的舉動。「希望把我們的民族音樂做強做大,更多人來參與。喜歡胡琴的來,以前沒有關注的,這次突然在網上發現有那麼多關於中樂的資訊爆炸出來,一定也會覺得『發生甚麼事了?』也算是一種宣傳。這種策略對中樂團來說是很新的。但我們一直嘗試沒有做過的東西,超越別人固然很難,超越自己更加困難,但我們一直在嘗試。」
閻惠昌說,據他得知的消息,已經有很多外國粉絲「蠢蠢欲動」,甚至有人要在本國先舉行義演,籌集路費親自到香港參加活動。由2001年到2009年,胡琴節越來越Global,越來越「潮」。沒想到,中樂活動也能變成世界粉絲的嘉年華。
一個器樂節的前世今生
回望2001年的胡琴節,閻惠昌說那其實宣告著香港中樂團邁入一個新的階段。「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讓樂團和市民在一起玩音樂,樂團從音樂廳的演奏形態中走了出來,更加親近市民。香港中樂團以樂團身份主辦器樂藝術節也由此開始了。」
不過,一次器樂藝術節僅僅是一次對該種樂器的推廣嗎?從「領先」其他器樂節,已經發展到每年一度、極受歡迎的鼓樂節來看,答案顯然沒有那麼單一。
「為甚麼只有鼓樂節每年都有?鼓作為一種最原始的樂器,其實也是最容易普及的樂器,技術含量可以無限高,也可以最低,最適合大眾去掌握。鼓的形態也很多,從我們樂團最大的三米四七直徑的大鼓,到鼓樂節發給每個觀眾的波浪鼓,變化的幅度很大。要打得好,當然需要高超的技藝,但是拿一雙筷子也可以敲,拿一對價值不菲的鼓槌也可以敲,區別巨大。比起其他器樂節,鼓樂節在藝術上可以無限地高,在參與上可以無限地廣,因而有無限創意的空間,最最重在參與。就像『未來鼓王爭霸戰』,就我收到的風,很多專業的人士都報名要來打擂台了。」閻惠昌笑著說。
2003年,鼓樂節第一次舉辦,對閻惠昌而言,是「歷史所給的一個機會」。「當時,金融風暴和沙士加在一起,整個香港都很低迷。在藝術活動上,需要給市民一個能鼓舞士氣的。鼓古時是祭祀的樂器,在戰場上也是激勵士氣的一種號令,打起來震撼人心,最適合不過了。」
鼓樂節的主意很快得到了當時民政事務局的青睞。政府主動提供一筆資金協助樂團組織,更希望藉此藝術節,在當年世界旅遊部長會議舉辦的同時為香港創立良好的形象。為了節省時間,中樂團專門在深圳找了一塊地方,請來山西的師傅為樂隊做鼓。沒想到,最後超過3000人的報名人數讓原來定製的2000隻鼓供不應求,最終只能二人合打一鼓,更應了「重在參與」的活動目標。
在維多利亞公園五個足球場的大場地上,3000多人一起擊鼓,不僅打敗了日本人所創下了1800人的紀錄,刷新了健力士紀錄,對樂團和整個香港城市而言,更有著不可磨滅的意義。
「鼓樂節不僅僅只是音樂的推廣,與社會也產生了聯繫。2007年,國家文化部、奧委會組委會專門來信,希望我們介紹一些辦鼓樂節的經驗,我們也提供了很多顧問。可以看到,除了開幕式和閉幕式,奧運會的文化藝術節中有了很多鼓樂的活動。2005年我們去美國時,林肯中心更點名要我們將鼓樂節搬過去。我們就在那邊辦了一個『迷你鼓樂節』,與250名美國市民一起打鼓。」
那當時定做的2000多個鼓呢?「用特別的價錢供給本地的其他團體,無形中也帶動了鼓樂團的發展,很多學校也開始組織鼓樂活動。」
一個器樂節所引起的連鎖效應,足以供其他藝術團體借鑑。在閻惠昌的微笑中,我看到香港中樂團的一種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