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點評集:拉闊現代舞壇光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1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慧:回憶

——看《亞太舞蹈平台》展演

文:陳瑋鑫

 本年度的香港藝術節除了有不少名牌大師級節目外,也提供了一個空間去讓亞洲各地的表演藝術家盡展所長,相互觀摩交流。先有榮念曾實驗劇場的《錄鬼簿》,請來四位亞洲藝術家輪流上場展示傳統表演藝術的魅力,為接下來的合作發展計劃打響頭炮;尾場演出後更有加料節目,由當代年青藝術家接力作回應表演。舞蹈節目方面則有《亞太舞蹈平台》,集合六個來自亞太不同地區的演出單位來一場比「舞」較技。六位編舞的作品風格迥異,但同樣別具特色,各有各精彩,為藝術節的觀眾帶來新的視野。

 打頭陣的是來自北京「生活舞蹈工作室」的文慧。她編舞及演出的獨舞作品《回憶》沒有我們慣見的舞蹈動作,只有生活化的車衣動作,加上文字、動畫及錄影訪問片段投映,嘗試以影像及身體狀態的呈現去回應文革這一頁歷史。演出特色是其重點放在氛圍營造多於舞動,甚至可以說是沒「舞」之舞。緊接上場是印尼積高.斯以普(Jecko Siompo)編的三個小短篇《束縛》、《存在》及《背後在前》。相比文慧的演出,這三段以「城市森林」為題的短篇就顯得格外有趣。舞者皆以仿動物般的姿態穿梭互動,身體節奏及動作與音響配合得天衣無縫。演出中既有對政治家的戲謔,又有模仿米高積遜經典舞步的片段,靈活身手與幽默睿智都叫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韓國金南振帶來的《B的故事》與日本鈴木幸夫編舞的《面對沉默》又是兩個很不一樣的作品。《B的故事》所呈現的是一個孤獨男人的內心渴求,當中的表演元素明顯比其他舞碼為多。演員出身的金南振以高能量的身體動作切實地呈現出肢體上的暴力,同時亦把情感透過嚎叫一一爆發。相對金充滿戲劇性的演繹,鈴木則選擇以沉默的身體與抽象的音樂對話。《面對沉默》沒有驚呼狂叫,也沒有特定的角色與情節,但觀眾可從舞者重複而深沉的身體律動去感受音樂的力量,就如傳統舞踏般,讓外在的身體呈現出最內在的心理狀態。

 來自新西蘭的姚蕙蕓(Raewyn Hill)則帶領香港演藝學院的同學演出其發展中的《停上,我的靈魂》片段。演出除了看到個別舞者技巧外,也展現出舞者間的台作性,動靜間呈現出舞蹈之優雅,與其他演出有著不一樣的風格,唯在小劇場內演繹稍嫌局促。

 壓軸的是本地薑黃大徽的《B.O.B.* - The Rough Cut》,雖說是Rough Cut,但並非未完成的初排舞碼,而是把年前黃在香港藝術節首演的《B.O.B.*》中的一節抽出,獨立成章,把用言語描述姿態或動作的遊戲大玩特玩,呈現出語言的不確定性及溝通失效的危機。這次再度於節內演出,更特別找來兩位不同地區的舞者,與黃共同實驗文化不同的溝通窘態,為整個展演節目作了一個有趣的結束註腳。

相關新聞
白雙全 下一站 威尼斯 (2009-04-19) (圖)
擺放在家中的海平線 (2009-04-19) (圖)
呼吸一間屋的空氣 (2009-04-19) (圖)
與視覺無關的旅遊 (2009-04-19) (圖)
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視覺藝術)」 (2009-04-19)
追念葉紹德 何時後人來? (2009-04-19)
點評集:拉闊現代舞壇光譜 (2009-04-19) (圖)
活動推介:齊豫 & HKCO—母親節音樂會 (2009-04-19)
新潮胡琴節與世界同樂 (2009-04-12) (圖)
推廣香港藝術家 X 藝術概念商品化? (2009-04-12) (圖)
點評集•上海越劇舊戲套套是寶 (2009-04-12) (圖)
活動推介•進劇團:《日出》 (2009-04-12)
香港胡琴節 (2009-04-12) (圖)
下一秒.案發現場 他和她的故事 (2009-04-05) (圖)
他說:雲上的故事 (2009-04-05) (圖)
她說:一個非偵探迷的案發現場 (2009-04-05) (圖)
下一秒.案發現場 (2009-04-05)
寫實.畫意.光影.神韻 (2009-04-05) (圖)
點評集:聖荷西謀殺案 失去尊嚴的香港人? (2009-04-05) (圖)
活動推介:四擊頭敲擊音樂會 (2009-04-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