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醫療產業化有可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04]     我要評論

薄夫林 資深評論員

 特區政府正在研究可否將六個行業產業化,以增強香港的長遠競爭力,醫療服務被列在其中。從比較優勢、市場需求以及可操作性諸方面看,醫療服務應當是最具發展潛質的選項。

 香港的醫療服務在亞洲區有明顯的比較優勢,而且是綜合性的優勢。香港醫院的診療設備先進,管理規範,醫護人員的專業質素和服務質素很高,在不少專科領域,香港的診治技術世界一流,還有不少擁有自主產權的臨床研究成果。豬流感發生後,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將病毒樣本送交香港協助研究,凸顯了香港在有關領域的權威性獲得國際公認。而香港人的健康指標在世界名列前茅,這本身就可增添求醫人士對香港醫療服務的信心。

港醫療服務有綜合性優勢

 香港醫療體系分為公立和私立兩部分,在人們心目中,香港私立醫院的服務比公立醫院還要好。自1999年起,香港十二家私立醫院自願接受英國全國性醫療服務地區評核機構(Trent Accreditation Scheme)兩年一次的稽查審核,其診治標準及服務質素全部達標,部分醫院更超過了英國的水平。醫療產業化絕非將香港整個醫療體系推向市場,而是在繼續完善本地公共醫療服務的同時,以私人投資或上市集資等方式支持擴建新建私立醫院,實行商業化運作,一方面為本港有需要的市民服務,一方面吸引內地、台灣和世界各地的人前來購買醫療服務。有人認為醫療產業化可能對本港公共醫療服務帶來負面影響,筆者認為並非必然。實行醫療產業化後,醫管局屬下的醫院體制和任務不變,他們仍然可以同私立醫院、私家醫生建立相互支持、資源分享等合作關係。至於人才方面可能出現的競爭,完全可以通過管理加以解決。而產業化引入的市場力量,正可促進本港整個醫療水平更上層樓。政府通過稅收分享醫療產業化成果,又能擴大日趨增長之本港公共醫療開支來源。

 越來越多人認同,香港確定新的經濟增長點,國家的發展需要應是一項重要的考量因素。內地剛公布的新醫改方案提出,今後三年,各級政府需要投入八千五百億元,來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四大體系建設,包括建設二千所縣級醫院。香港醫療服務產業化,正好同內地的發展規劃和需要相銜接。而內地對醫療服務的市場需求,也為香港醫療產業化提供了動力。大批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啟發本港醫療服務看到了商機。或曰,香港私立醫院收費昂貴,內地能夠負擔得起的人可能不會很多。事實上,內地百姓多年反映「看病難、看病貴」,「難」是第一,「貴」在其次。而「貴」是由藥品價格虛高導致,主要還不是診斷、手術。香港醫療收費雖然高,但診治技術好,服務人性化,只要能治好病,花多點錢,患者也會感到物有所值。何況內地經濟高速發展,人民收入增長相當快。現在本港醫院向內地孕婦的收費在五萬元左右,有的醫院內地孕婦仍佔二至五成。當然,香港醫療產業化的服務對象應定在內地中高端收入的人群。現在,來往香港越來越方便,將來同珠三角實現「同城化」「二十四小時生活圈」,內地人當日來回、問醫取藥,將是很平常的事。

河套區可發展專科醫院

 醫療服務產業化是一項很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業界、大學、民間群策群力,對目標、任務、步驟、政策、資金、人才等進行全面規劃,定出具體措施,諮詢業界及市民。醫療產業化的核心是建立區內最好的專科醫院。目前本港多家私立醫院已有擴建計劃,可將原本的計劃結合醫療產業化的方向通盤作出考慮。據報道,政府正在構思以一元象徵式租金,撥出分別位於大埔、黃竹坑、將軍澳和東涌的土地,租予私家醫院興建新院。對河套區土地的用途,過去的考慮是高等教育、創意產業和高新科技,現在應將專科醫院作為規劃的一個重點。在CEPA條款下,港資可以在內地開設全資醫院,將來可視需要再在內地城市設立香港專科醫院的附屬醫院。

 醫療產業化也不只限於建幾所醫院,相關可開發的領域很大,例如香港可為內地建設四大醫療體系提供專業顧問服務,包括醫院管理、醫護人才培訓等;可同旅遊業聯手推廣驗身、檢測等附加服務;可實行「醫療落地簽證」制度,為患者和陪同家屬提供方便。據IBM中國開發中心表示,中國改革醫療體系的計劃按保守估計將產生至少十五億美元的軟件支出。一家著名的醫院不僅能帶起當地醫療行業,旅遊、餐飲、酒店業亦可受惠。

相關新聞
全城抗疫力阻社區蔓延 (2009-05-04)
香港醫療產業化有可為 (2009-05-04)
打醒精神 對抗疫潮 (2009-05-04)
北京釋善意 馬英九得分 (2009-05-04)
及早解決跨境車牌 (2009-05-04)
俄「整合」高加索兩小國 (2009-05-04)
香港金融管理體制之不足 (2009-05-02)
兩岸「先經後政」的前景分析 (2009-05-02)
嚴陣以待甲型流感襲港 (2009-05-02)
台灣參與WHO的後續評析 (2009-05-02)
不會是一勞永逸 (2009-05-02)
香港有言論自由嗎? (2009-05-02)
「閱兵外交」凸顯中國式智慧 (2009-05-01)
陳一諤、成龍 下一個是誰? (2009-05-01)
豬流感凸顯應急儲備重要 (2009-05-01)
警惕日本造核武 (2009-05-01)
再論「百善孝為先」 (2009-05-01)
抗豬流感講究策略 (2009-05-01)
抗疫保命才可發展經濟 (2009-05-01)
奧巴馬「百日新政」盤點 (2009-04-3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