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山東全力打造文化產業強省
本報駐山東記者 楊奕霞、殷江宏、孫建玉
第十九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日前在山東濟南開幕,來自全國各大出版發行機構的30多萬種出版物在本次書博會上亮相,規模創歷屆之最。這是繼全國文化產業博覽會之後,山東承辦的又一大型文化類盛會。
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姜大明在會上表示,山東已把建設文化強省與經濟強省擺在同等重要的戰略位置,當前該省正在推進「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數字顯示,2008年山東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800億元,同比增長12%。金融危機下,文化產業為山東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不但是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更是綜合國力的核心力量之一。金融危機下,文化產業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亦被賦予特殊的歷史使命。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此前曾表示,希望文化產業成為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個新增長點。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省2007年下半年即提出文化強省戰略,可謂未雨綢繆。2008年,在全球經濟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山東經濟仍然穩步前行,並成為繼廣東之後,國內第二個GDP超過台灣的省份。
文化強省應對危機
山東省省長姜大明表示,文化產業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發展潛力大的優勢,符合國家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內需促消費的要求。歷史經驗證明,經濟危機或蕭條時期,往往是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的機遇期。山東將根據地方文化資源特點,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大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推動齊魯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發展文化產業具獨特優勢
山東文化資源豐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發展文化產業具獨特優勢。山東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在中華文明史上佔有重要位置。齊魯大地名人輩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其創立的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在世界上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被稱為「兵聖」的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至今仍是中外軍界和商界推崇的經典。另外,亞聖孟子、科聖墨子、書聖王羲之、醫聖扁鵲、工聖魯班、農聖賈思勰、智聖諸葛亮等歷史文化名人都享譽海內外。
底蘊深厚、風韻悠長、類型豐富的齊魯文化資源,是山東文化產業開發利用的重要基礎。資料顯示,位於山東境內的泰山和曲阜「三孔」是中國最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全省擁有29個全國文化先進縣,23個中國民間藝術之鄉,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57項省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4107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萬多處古建築、古遺址,60多萬件館藏文物,118個縣級以上專業表演藝術團體,75個各類博物館。
提升齊魯文化軟實力
姜大明稱提高文化軟實力是該省重要發展戰略,並用三十年、五千年、十五年3個寓意深刻的時間段來闡述這一思想。他表示,改革開放三十年發展平台是齊魯文化軟實力提升之基,五千年齊魯文脈是齊魯文化軟實力提升之魂,十五年發展規劃是齊魯文化軟實力提升之翼。
據了解,山東文化產業的發展重點為廣播電視業、新聞出版業、影視劇製作業、印刷發行業、文化演藝業、動漫產業和文化旅遊業。此前山東省已先後出台10個推進文化產業改革發展政策文件,並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資力度。該省設立了2億元以上的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於扶持轉企改制單位和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發展。在2008年全省地方財政支出中,文化與傳媒支出佔55.16億元,投入總量增長25.1%,高於同期全部地方財政支出增幅;同時,244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開工建設,投資總額達926.34億元。2008年底,山東省共有20多家經營性文化單位成功轉企改制。其中股改後成立的青島人民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山東省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文化企業。
據山東有關規劃, 2010年該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000億元,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或超過3%,從業人員人均創造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6.5萬元,高於全國人均水平;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將達到5%,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初步建成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競爭力的孔子文化、影視劇製作、動漫遊戲、印刷複製、廣告會展等文化產業基地,基本建成魯文化、齊文化、紅色文化等產業園區,黃河文化、運河文化、濱海文化等產業帶,初步形成東、中、西三大文化產業集聚區,最終構建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佈局合理的山東文化產業發展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