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智經研究中心發表港台經貿關係研究報告,建議兩岸三地在未來30年建立共同市場。本報記者潘政祁 攝
【本報訊】(記者 徐海煒)早前舉行的第3次「陳江會」簽署《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將兩岸常態化包機轉為空中定期航班。智經研究中心主席胡定旭在有關港台經貿關係發展的研究發布會上表示,「三通」進一步擴大後,難免會削弱香港的窗口和中介角色,但根據智經報告的測算,長遠而言,「三通」對香港GDP有正面效應,「因此兩岸三地應在未來30年建立共同市場,並以港、台先行先試作為輻射源,向內地延伸大約1,000公里,覆蓋廣東、湖南、福建及上海等11個省市地區,從而建立全球最具競爭力和活力的經濟圈。」
智經研究中心昨日發表促進港台經貿關係的研究報告,中心高級研究員朱文暉指出,一旦兩岸全面開放直航,現有2/3的港台客運航線將受影響。「香港將失去港台之間原有的60%航空轉口貨運及40%進出口貨運,即港台總航空貨運量將減少約50%。」不過,根據智經報告的測算,至2018年,「三通」對香港GDP的絕對貢獻約為179億港元,而至2038年,「兩岸三地經濟圈」對香港GDP的絕對貢獻則會達到643億港元。
倡經貿發展趨勢分3階段
朱文暉建議,將兩岸三地經貿發展趨勢分為3個階段,包括三通階段(2009-2018)、自由貿易階段(2019-2028)和共同市場階段(2029-2038)。
在三通階段,兩岸實現貿易自由化,由於距離縮短,帶來物流、自由人流動等要素改善﹔在自由貿易區階段,兩岸三地之間互相取消貿易壁壘,允許商品、資金及訪客自由流動。至共同市場階段,兩岸三地在社會、城市發展等方面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進行協調,實行統一的貿易政策。
對於建立兩岸三地的共同市場,胡定旭認為,根據「胡六點」的精神,香港應向中央爭取港台經貿關係的新原則,確立港台交往的新指引,促成香港在兩岸關係中扮演更積極角色。「未來10年,香港和台灣可先行先試共同市場的具體運作,並落實相關措施,包括互免簽證,資金及貨物的自由流動、以及各項便利兩地人員往來工作的安排。」
港台可訂「避免雙重徵稅安排」
他續說,港台之間應盡快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之後,簽署類似的協定,以促進港台經貿關係的緊密化和制度化,包括訂定雙方經貿安排的優先次序、實行優惠的貿易政策,和經貿糾紛協調機制等。同時,港台亦應簽訂「全面性避免雙重徵稅安排」,並藉此推動兩地間簽訂「綜合性共同市場安排」,以全面保證兩地間貿易商品、資金、專業技術人員的無障礙流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