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浩 浸會大學地理系教授
第三產業在中國雖然重要,但卻非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須知第三產業,如高科技、創意工業、文化產業等,中國很難在國際上與西方國家競爭。中國今後固然要繼續發展第三產業,因它可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但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將仍落在農業及工業身上。
中國改革開放迄今三十年,以「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模式發展,至今成績斐然。自八十年代初,中國開始積極引入外資,歡迎外商到國內設立廠房,出口大量工業製品。中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在其加入世貿後,愈趨蓬勃,成為全球工業製成品的生產基地。
以出口為主的經濟模式,在亞洲地區最早發展起來的是日本。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已全面工業化。二戰後,在美國扶植下,經濟迅速復甦,以出口工業製品主導經濟發展。實際上,日本自身缺乏天然資源,如能源、礦藏、原材料等,她選擇在工業製造的技藝上發展,以優質的工業製成品贏取全世界的青睞,賺取外匯為其國進口所需物品,乃明智之舉。
出口導向成果顯而易見
六十年代始,台灣、韓國、新加坡及香港,合稱「亞洲四小龍」,相繼發展起來,並以出口導向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方針,取得驕人成果。鄧小平知道,中國要改革開放,必須吸收世界先進的思想、技藝等,這才能搞活自身的經濟。故此,觀乎亞洲地區發展,讓人稱道非「亞洲四小龍」莫屬。中國走她們的老路,能發展至今天的成績,不能忽略的是,除了投入足夠的基建、土地、資金、技術及政策外,還須有良好素質的勞工。「亞洲四小龍」受儒家文化所影響,而中國更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這些地區人民刻苦勤勞、聰慧機智,學習上比其他東南亞、南亞地區的人優勝,中國能成功發展起來,這可謂一個關鍵的因素。
中國自2000年加入世貿後,成了世界工廠,積存下來的外匯儲備冠於全球,中國走「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道路,成果顯而易見。但中國未來應如何呢?中國乃人口大國,人口達13億,乃全球五分之一,單從這龐大人口數量來看,中國很難大量依賴進口初級產品、工業製品、糧食等去解決內需,這不但涉及國家安全問題,若中國大量進口上述的產品,其價格會被扯高,環球經濟根本無法負荷。
中國必須在初級及二級生產上盡量自給自足,並大力發展工業及農業作為國家經濟的基本方向。實際上,國內市場對工業製成品需求甚殷,很多省份只是追求溫飽,他們需要實用而非高品質的製品。中國的製造業在滿足龐大內需的同時,出口工業製品到國外,賺取外匯。故此,展望未來一段很長的時間,農、工業仍會是中國經濟的命脈。
實際上,第三產業在中國亦重要,但卻非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須知第三產業,如高科技、創意工業、文化產業等,中國很難在國際上與西方國家競爭。西方國家以其文化及軍事霸權,壟斷第三產業,建立雄霸天下的品牌,如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至今連日本都未能建立如此的一個品牌,可見西方的文化及軍事霸權影響力之大。中國今後固然可以發展第三產業,因它可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但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將仍落在農業及工業身上。
金融發展勢在必行
不能忽略的是,第三產業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行業——金融業。中央近日宣布,2020年上海將發展成中國及國際的金融中心。筆者認為,中國的金融業務將來主要為本國的工、農、商服務,不易成為世界金融中心。首先,中國缺乏文化及軍事霸權,很難扮演如倫敦及紐約的環球金融中心,服務全球。再者,中國的經濟規模在2020年時,定會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屆時,中國的金融中心只服務本土,仍會有相當規模的交易量,足夠支持上海及香港兩個金融中心。
上世紀50至80年代,本港的金融業亦重點服務本土的第二產業,金融市場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貿易融資及廠商借貸服務。中國將來的金融中心亦可以像香港般,以服務中國本土工、農、商業為基本,但工業仍為國家經濟的支柱。
儘管未來全球經濟將逐漸一體化,但上海要如倫敦及紐約般吸引環球資金到來,實有難度。故此,中國應發展有其特色的金融業,不應照抄西方那套。國內有一金融方面的官員曾說道,中國不用照抄西方國家那些過度複雜的金融工具。說實的,現時很多由西方設計的金融工具,美其名是對沖,或是風險管理,實質卻全是賭博工具。以美為首的西方國家,踏入80年代便形成了一個賭場經濟(Casino Economy)。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早20年前,已經這樣形容美國的經濟狀況。她們的金融業發展過度,最終形成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中國要平穩地發展金融業,不需照抄西方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