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才
兩艘中國漁船本月初在黃海與美國海軍的探測船「勝利號」對峙,這是自3月8日南海「無瑕號」事件後中美間再次發生的海上摩擦事件。兩起海上對峙事件和近日來在南沙、西沙屢屢出現的主權風波聯繫在一起,顯示中國海域安全不容忽視。
中國早前海軍建設目標局限於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隨著近年國力提升和海上利益糾紛急劇增加,發展一支與自身實力和地位相稱的海洋軍事能力以維護中國近海和遠洋權益變得必要而迫切。
面對挑戰,年初以來,中國相應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派駐首輪巨型漁政船「311號」抵西沙展開巡邏任務,海軍利用60周年紀念在青島舉行大規模海上閱兵式,外交部增設專職海洋事務的邊界與海洋安全司等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海洋維權過程中所採取的合法合理舉動很容易被周邊國家解讀為野心的顯現,導致周邊國家「恐中」和新一輪「威脅論」的抬頭。而美國出於維持霸權需要及周邊國家的極力拉攏,也開始越來越深地涉入中國周邊海洋權益爭議。中國近海特別是南海領域醞釀著越來越多的不安因素。這與正在迅速推進的「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計劃和正在東亞地區圍繞中國展開的一體化進程顯得相當不協調。中國推行「和諧外交」、爭取和平穩定周邊環境的過程中,亟需化解這種壓力,特別是做好輿論宣傳和形象公關工作,改變目前的被動不利地位。
此外,上述發生的幾起事件都凸現了中國海洋維權方式和手段上的不足之處。由於政出多門,相關部門有海監、海事局、漁政、海警、海上緝私員警等,管理方面也往往淪為「九龍鬧海」。凡此之處,都急需重視並予以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