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熱錢洪流(三之三)警鐘長鳴
全球各地股市近期迎來不同程度的反彈,市場瀰漫樂觀氣氛。不少分析預料經濟衰退已經「見底」,部分投資者更重新投入高風險的資產。但眼前的美景或許只是幻象,將會一閃即逝。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撰文警告,儘管股票價格幅度上升,但經濟仍難言樂觀,目前僅只是「下滑速度的放緩」而已。由於銀行危機和泡沫經濟中債務清除的問題仍未能解決,再加上新興國家的衰退較為嚴重,全球經濟復甦「仍將是一個漫長的征程」。 ■本報記者 涂若奔
《經濟學人》近日發表文章指出,隨著股市造好,世界各地的確出現「微弱的希望之光」,不同經濟指標都顯示經濟開始向積極的方向發展。近期全球製造業低迷情況已開始緩解,樓市亦有所好轉,隨著抵押率的回落,不少投資者已經足以負擔房價,令美國和英國的地產市場均出現復甦跡象。德國的一項投資者情緒綜合指數在兩年來首次顯示出積極的結果,亞洲股市更普遍反彈,這一切均表明「市場信心正在恢復」。
經濟和銀行危機未解決
不過,文章同時強調,股市大幅度的上揚並不能證明「經濟開始強勢恢復」。全球經濟仍有諸多隱患,首先在製造業方面,待售貨物積壓加上資金周轉困難,導致世界各地的公司仍在削減產量,其跌幅甚至超過了需求的下跌。一旦這些公司的股票下跌,製造業將「面臨最艱難的時期」。
其次,不少國家的泡沫經濟和銀行危機仍未解決,尤其是美國和英國,信用緊縮和資產價格下降「把消費者暴露於過度借貸的危害中」,並導致其開始增加儲蓄,令消費需求持續下跌,從而導致經濟恢復的過程緩慢無力。
料今年全球GDP減1.3%
另外,新興市場的衰退亦較預期嚴重,許多經濟體正遭受跨境私人流通資本突然減少所帶來的打擊。07年新興經濟體中進口資本價值佔到了GDP總額的5%,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信息,今年新興國家的銀行、公司和政府有18萬億美元的借款需要周轉期,其中的大部分在中歐及東歐。因此,即便這些國家有幸逃脫一場全面的債務危機,但投資者的信心也未必能在若干年內恢復。《經濟學人》預料,世界經濟或可能陷入「比大蕭條時期更嚴峻的衰退」,今年全球GDP將減少1.3%。儘管各國政府均已採取前無古人的救市措施,但恐難以在短期內奏效,因為「真正的復甦取決於持續的私人消費取代政府需求」。該雜誌並相信,各國經濟在不久之後可能再次開始增長,但是復甦的程度有限,並且無法令失業率得到全面改善。
英美AAA評級不保牽連廣
正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期,全球經濟正可擺脫下滑狀態,為下半年將開始復甦帶來希望。可是,評級機構卻緊盯歐、美等國家的政府債務高升,正檢討美國及英國的信貸評級,威脅下調兩國「AAA」評級,以反映歐、美各國經濟狀況並未顯著好轉。若英、美等國失去AAA評級,將令因海嘯而萎靡的全球投資市場,勢必帶來極廣且深的牽連,再為金融市場帶來衝擊。
振興經濟累債務急升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表示,英國AAA的評級有可能被調降,引發市場關注。標普已將英國評級展望調降至「負面」,原因是英國的債務已接近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而英國第一季經濟萎縮1.9%,為1979年以來最大的季度跌幅。Merk Mutual Funds總裁兼投資長Axel Merk認為,這是一種警告,或是一種趨勢的開始,這已是極端危險的訊號。
美國債務問題更加不用懷疑,美國5月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指數僅較4月有微小的改善,失業率向兩位數攀升,進一步顯示,美國經濟復甦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美國可能會丟掉AAA主權信貸評級。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表示,對美國的AAA評級感到滿意但並不保證永遠。事實上,美國政府債務一路攀升,因其動用巨額資金支撐金融體系刺激經濟,去年美國樓市崩潰導致的危機目前正損傷全球貿易和行業。
東歐多國並未脫困,因全球景氣放緩降低了對俄羅斯大宗商品的需求。俄羅斯預期,4月失業率將升至九年高點,零售銷售則連續第三個月下滑。油價下滑使俄羅斯備受打擊,最新數據令俄羅斯經濟部對該國經濟衰退,作出了可能持續兩年衰退的預測。
借貸成本升倒閉加速
分析指出,一旦多國的評級遭調降,當地資產勢必被拋售,讓金融市場再度重挫。事實上,金融危機對經濟影響並未停止,繼續衝擊各行各業。歐洲最大銀行匯控認為,金融業問題仍將持續,2009年餘下時間乃至2010年大部分時間,都可能繼續充滿挑戰。在美國銀行業繼續受困,監管者接管佛羅里達的BankUnited FSB,並且將其售予私人股權企業,這是美國國內2009年最大規模的銀行倒台案。歐洲第三大航空公司英國航空錄得創紀錄虧損,取消派息,負債則幾乎翻倍。若國家主權評級遭調降,企業的借貸成本隨即上升,令更多企業倒閉,進一步打擊投資市場。
克魯明:世界經濟恐衰足十年
隨著各國政府不斷推出政策提振經濟,再加上股市有所回升,令不少投資者相信「最壞時刻已經過去」,但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明、英國《金融時報》主筆Gillian Tett等名流均指出,目前仍不能「輕易解除衰退警報」,金融海嘯不僅令多數國家經濟遭受衝擊,貨幣亦持續疲軟,從而影響復甦進程,世界經濟頹勢恐將繼續延長。
英赤字遠超歐盟標準
據彭博報道,克魯明指出,各國民間需求虛弱,美國及歐洲失業率高企等問題仍存在,金融體系更受創嚴重,各國政府提供的僅是「有限的財政支援」。若這些問題未能得到解決,世界經濟恐面臨十年的停滯型通貨膨脹,即類似1990年代日本的「失落的十年」。他稱,從某些角度看,這次衰退甚至比當時的日本更惡劣,因為各國都面臨需求下跌,令全球無法「靠貿易走出低迷」。
Gillian Tett認為,英國的財政赤字創下歷年來新高,遠遠超過歐盟標準。他稱,這些數據代表「目前經濟依舊不樂觀」,許多潛在的威脅和危機不僅依舊存在,而且「遍於全世界各地」。不過他亦表示,若今後未有發生更多重大壞消息,今年夏天「復甦的種子有機會萌芽」,而金融系統也會漸趨穩定。
東歐國家臨貨幣危機
《金融時報》報道指出,除經濟復甦乏力外,一些受到金融海嘯嚴重衝擊的東歐國家還面臨貨幣危機,尤其是匈牙利和波蘭,國內貨幣嚴重走軟,而瑞士法郎卻在急速升值,令許多與瑞士貿易來往頻繁,經常辦理抵押貸款的東歐消費者和公司來說,正面臨天大的壞消息。由於這些公司還款壓力加重,許多貸款戶根本無法負荷,呆帳遽增的銀行也受到牽連,財務狀況更加岌岌可危。
「去槓桿化」現反效果 拖慢復甦
金融海嘯爆發後,高槓桿、高風險的金融產品遭到冷遇,而「去槓桿化」則成為世界潮流,被視為解決金融危機的必須手段之一。但摩根士丹利等大行以及一些金融業人士近來卻開始唱反調,指「去槓桿化」或將帶來反效果,令全球經濟陷入更嚴重的衰退。
歐美日將現負增長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此前表示,「去槓桿化」意味著投資者不再借錢、減少使用金融槓桿。但目前危機的衝擊已不會像最初時激烈,而金融機構去槓桿化仍方興未艾,消費者的去槓桿化亦日漸增多,隨著這兩項「去槓桿化」過程的深化,發達國家的需求將直接受到影響,進而拖累新興市場的外貿形勢,令全球實體經濟不可避免受到更大衝擊。
王慶預料,在「去槓桿化」影響下,09年全球經濟可能接近零增長。發達國家方面,美、歐、日將出現近2%的負增長;亞洲、拉美等地區將繼續保持正增長,但增速會有大幅下滑,而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將會下跌更加嚴重。
加速股票市場跌勢
有內地金融界人士指出,對於資產價格而言,去槓桿化「往往意味著致命性的打擊」。因為去槓桿化過程會導致市場流動性降低,導致資產價格下跌;而價格下跌本身會進一步增強流動性需求,同時打擊投資者對於風險資產的樂觀情緒,進一步加速去槓桿化,從而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過程」。即使並不參與金融市場投資的企業,去槓桿化也往往意味著業務萎縮、企業盈利能力的減弱。而如果一家企業在擴張的過程中突然出現市場去槓桿化的風潮,將帶來流動性危機,甚或對眾多企業盈利造成影響,從而加深證券市場的跌勢。
該人士進一步強調,由於金融衍生結構性工具出現問題,美國房價下跌,使得違約率增加,固然對金融系統造成巨大的損失,但當各機構被迫加速「去槓桿化」,轉向傳統業務之後,個人投資者亦將拋售資產,轉向儲蓄,以減少消費為代價。這就使本來虛擬經濟的危機蔓延到實體經濟,造成的結果是製造業、零售業等都出現衰退,失業率上升,出口銳減,最終全球經濟的復甦進程受到拖累。
IMF預測各地今明年經濟增長
2009年 2010年
全球 -1.3% +1.9%
美國 -2.8% 零
英國 -4.1% -0.4%
亞洲整體 +1.3% +4.3%
亞洲(不包括中印) -2.9% +1.6%
日本 -6.2% +0.5%
中國內地 +6.5% +7.5%
香港和台灣 -2% 最多增長1.5%
環球主要經濟體今年首季經濟表現
國家 首季GDP 首季CPI 失業率
/地區 按年變幅 按年變幅
美國 -2.6% -0.7% 8.9%
英國 -4.1% +2.9% 7.1%
中國內地 +6.1% -1.5% 4.3%
韓國 -4.3% +3.58% 3.7%
香港 -7.8% +1.2% 5.2%
新加坡 -11.5% +1.6% 3.2%
資料來源:彭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