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展覽分為海洋、香港、異邦的城市,與夢四個部分。除了一些舊作外,還加入了若干在威尼斯創作的作品。藝術家由4月起便抵達威尼斯進行創作及佈展,整個過程其實更像一個「藝術家駐場計劃」——和這座城市建立感情,也與這個環境磨合。
體驗感與人情味,正是白雙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特點所在,難怪,他要用打造一幅「抽象3D立體畫」般的手法佈置展場,讓觀眾在參觀時體會到自己身體與環境、以及作品之間的關係。這也正合乎他的風格——每一個作品其實都是藝術家對自己存在的一種確認,是他充滿感情地滲入生活環境的體現,而不只是掛在牆壁上畫框中的一個影子。
展覽的佈局看似閒散地擺放,卻充分利用了這棟舊房子的現有條件。如同擺放在外面庭園中的新作品《一半靈魂,一半身體》,藝術家在威尼斯四周拾來許多石頭,再用一部分石頭去把剩下的石頭吊在空中,而所有石頭的重量,是藝術家的體重:63.4公斤。
「在威尼斯佈展就像是一個problem solving的遊戲,有點像風水。當我看到庭園的這個角落時,這個作品的樣子馬上出現在我的腦子裡。吊起的石頭是為這個空間尋找一個重心,去draw attention,而且,整件作品完全不用錢:繩子是本來這裡用來晾衣服的繩,石頭是在威尼斯各處撿的,就連牆上的釘子也是本來就在那裡的。所以這個作品讓我很滿意,好像是把場地最限制的部分轉化成了創作。」
花架上的黑色氣球,散落一地的錢幣,房間盡頭裝滿空氣的膠袋……其他作品散落在屋子的各個角落,觀展的過程就像在房間中不斷旅行。「我好像很適合去做室內設計或者風水呢。」白雙全笑着說。
其實,同樣的佈展方法,白雙全在他之前於廣州維他命空間的展覽中已經嘗試過,只不過,相比較那個一覽無遺白立方式的空間,威尼斯古舊的牆磚與略帶層次的空間讓作品看起來更像一個個饒有趣味的小品,削弱了那種過於個人化的日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