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開卷有益‧讀一座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7-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雨 山

 有朋友推薦我讀一讀易中天的《讀城記》,是一部有關城市文化的好書。

 「讀城,就像讀人一樣。你要想認識一個人,就得把他當作和自己一樣的人來看待,將心比心地和他交朋友。認識一個城市也如此。」這是易先生在《讀城記》的開篇說的看似尋常卻含義雋永的一句,我感動於此句,這何止是在說讀城的心得,廣延開去,也是人生處世的警言,更是一個學術大家謙和、寬宏、真誠與平實的體現。

 能把一個個全國知名的大城或大市讀得周全,讀得細緻,讀得風趣,讀得別有風味,讀得既有理性又有感性,實屬不易。正如易先生在《讀城記》新版後記裡所說:「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每個人都可以去讀它,但要真正讀懂,並不容易。一家報紙在談到我這本書時,把『讀城』排成了『說城』。我對他們說,這個字,不好錯的。『說』是訴說,是描述;『讀』是解讀,是研究。『說』只要知其然,『讀』卻是為了知其所以然。」千百年來,生活在城市的一代一代的人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塑造着城市、改變着城市、提升着城市,於是城市和人一樣,也便有了鮮明的個性。讀城,既要讀它的過去,也要讀它的現在,更要讀它的未來,真的像一個人,從相識到相知,了解其愛好習慣,脾氣秉性,優點缺點。真正地了解何其難?

 北京是城,上海是灘,廣州是市,成都是府;北京衙門多,上海洋行多,廣州店舖多,成都茶館多;北京的風格是「大氣醇和」,上海的風格是「開闊雅致」,廣州的風格就是「生猛鮮活」,成都的風格是「灑脫閒適」,廈門的風格是「美麗溫馨」,武漢的風格是「豪爽硬朗」。你看,即便這些城市你都去過,也有了解,卻未必這麼熟知,這麼理解。

 北京浪漫,上海實際,深圳現代。城市與生活其中的人體現出鮮明的個性,說不上孰好孰壞,孰優孰劣,易先生讀城,又不是單純地單一地去讀,是有比較地去讀。比如他說北京人大氣,所以北京人幽默,與北京人交朋友痛快;上海人精明,所以上海人滑稽,與上海人打交道輕鬆;深圳是春天的故事,北京是秋天的詩。

 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政府官員,我覺得都有讀一讀《讀城記》的必要,因為我們生活在城市,生活在人群之中,讀懂別人其實也是讀懂自己。讀一讀北京城的「大」與上海灘的「大」;讀一讀廣州的食與成都的吃;讀一讀,就會知道有的城市大氣,有的城市生猛鮮活,有的城市古老,有的城市通達,有的城市深沉,有的城市精細,而有的城市多麼像一個家。

相關新聞
洪榮傑 搖一下風鈴 飄泊無聲 (圖)
銀幕短打:下一部,竊聽風雲 (圖)
聲光影評:《哈利波特》 越是精彩越是墮落 (圖)
電影與我:失望中有驚喜──《殺人犯》 (圖)
歷史與空間‧梁林故居不能拆遷的三個理由 (圖)
開卷有益‧讀一座城 (圖)
人文世相‧李叔同的意義 (圖)
古典瞬間‧曹操求名術
豆棚閒話‧說說「民以食為天」
亦有可聞‧紀曉嵐與淄硯
百家廊.定格的樂居小鎮 (圖)
翠袖乾坤.活地亞倫
海闊天空.硬件雖好尚需溫情配套
琴台客聚.曹操不做皇帝
生活語絲.遊承德山莊
思旋天地.台灣遊
一家之言.人 事
Twitter錄入英文字典 (圖)
英婦汽車墮崖 大難不死 (圖)
吃熱狗比賽 美漢三敗小林尊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