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發展醫療產業的要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03]     我要評論

單仲偕

 本港股市近日升逾二萬點,重返去年下旬金融海嘯爆發前水平。有論者指香港經濟正由谷底踏入復元階段。但香港經濟能否在未來半年復甦,筆者認為現在還言之尚早。事實上,就算股市有回勇之勢,香港人經歷九七金融風暴和去年金融海嘯後,也應明白香港的前途不能只靠金融這獨腳支柱走路。

 香港經濟要重拾暢旺,發展新的經濟產業是不二選擇。月前經濟機遇委員會提出香港要發展六大優勢產業,若要做,就要立即做。在六項產業,筆者對發展醫療產業較為樂觀。第一,香港有非常優秀的專業醫護人員。這是發展醫療產業的必要條件。第二,香港中西醫並存,並已建立良好的醫療機制,能吸引海內外消費者來港使用我們的醫療服務。第三,香港是兩文三語社會,相對現時其他正發展醫療產業的地區,更能照顧海外和內地消費者所需。尤其在醫療程序中,醫護人員與病者的溝通是給予病者信心的重要元素。

香港醫療既有優勢又有挑戰

 香港在醫療服務方面有明顯優勢。跟日本、韓國和泰國等相比,香港醫學界雖不重點發展醫學整形,但在一些醫學科研、外科手術(如:微創手術)則人才輩出,這些涉及高風險的高危手術,很有機會吸引尤其是內地消費者的眼光。近年香港中醫藥和身體檢查服務發展不錯,保健式醫療服務可成為香港醫療產業的另一重點,例如身體檢查和復元療養。這一方面可配合近年發展的休閒和綠色旅遊,旅客來港可同時購物、觀光、做身體檢查、享用其他保健式醫療服務等,有助延長旅客留港時間,帶動旅遊業發展。

 然而,挑戰也有不少。旅客來港定不會入住公立醫院,而是需要優良的休養環境。但私營醫院的土地不足,位置又多數處於市中心地段。這對特意來港使用醫療服務的旅客,不是保健休養的好選擇。因此,要發展醫療服務產業,不是單單撥地給私院擴建便算,其他周邊旅遊設施配套,同樣影響成效。當然,還有醫護人手不足和公私營醫療系統的配合。現時公立醫院的人手本已不夠,若大力發展醫療服務產業,大量醫護人手很可能會向私人市場流失。再說政府未來將推出醫療改革,對公私營醫護界也是十分重要,所造成的變數將會更大。若這些問題未能處理得宜,只怕發展醫療產業的計劃將會落空。

相關新聞
「一國三譯」折射兩岸三地文化 (2009-08-03)
加強德育教育 遏止青少年犯罪 (2009-08-03)
發展醫療產業的要素 (2009-08-03)
日本決策者的危險思維 (2009-08-03)
中共民主提到生死高度 (2009-08-03)
補選公投是假議題 (2009-08-03)
兩岸領導人需要默契和理解 (2009-08-01)
香港電台網絡版錯謬百出 (2009-08-01)
中國醞釀軍事大改革 (2009-08-01)
民進黨處境更困厄 (2009-08-01)
強銷普選如賣雷曼債券 (2009-08-01)
警惕西方打「民族問題牌」 (2009-08-01)
環保產業須靠政府牽頭推動 (2009-07-31)
政府應助失業中產轉型創業 (2009-07-31)
麻生政府打熱比婭牌之蠢 (2009-07-31)
奧巴馬承諾跳票成「千夫指」 (2009-07-31)
提倡從小練字 (2009-07-31)
阿爺不會硬托股市 (2009-07-31)
中美共同塑造21世紀 (2009-07-30)
力拓「間諜門」事件的警示 (2009-07-3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