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颱風「莫拉克」吹襲台灣,帶來連場暴雨,已知死者逾百,失蹤者在六百人以上。還有數千人被洪水圍住,整個村莊遭土石流掩沒或受困。
在台灣幾天,打開電視機,全是災情報道,與去年的四川大地震一樣,令人心情沉重。
台灣報紙都大罵台灣領導人救災不力或緩慢。有的報章大字標題是,「讓總統府淹水,政府才知水患苦」。有的評論說:「救災急如星火,馬領導力何在?」
輿論批評台灣領導人的焦點有兩個:一是缺乏統一領導。馬英九認為,救災指揮權在「行政院」,就是說應該是「行政院長」劉兆玄當頭,他「只能關切」;第二,馬英九不願急事急辦,頒發緊急命令。認為「現有體制和法律已經夠用,不必頒布緊急命令來擴大領導人的權力。其實藍綠兩營都主張發布,以便延續到災後的產業復甦、災區重建等種種問題。況且,發布緊急法令,在社會心理和認知上,會認為是領導人重視災情和全面提升救災層次的表現。
馬英九的優柔寡斷,重視所謂法制「憲政」,在這一次救災行動中更有充分表現。以至藍營的兩份主要大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都罵聲不絕,更不要說綠營的《自由時報》和親綠的《蘋果日報》了。
台灣輿論罵得性起,對大陸也頗有微詞。說去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台灣捐錢捐物,被大陸媒體譽為「捐款最多,最慷慨的境外捐款」,還派出救援隊和醫療隊入川;但這一次台灣受災,大陸捐款卻慢了半拍,只是先發慰問電函。事實上,到十八日,大陸已捐出了十一億新台幣。
至於需要不需要國際間的人力物力參與救災,台灣「內政部長」廖了以說,救災任務涉及層面廣泛,他國能否適時提供台灣的必要援助,都需要「做通盤和專業的考量」。「外交部」則推卸拒絕國際援助的責任,不過大陸方面則錢到物到,一個個活動板房已海運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