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焯芬
在歐亞的草原地區,至今仍可見到不少石人雕刻。在中國境內,石人雕刻主要分佈在新疆和內蒙古草原。新疆境內的石人雕像遍佈阿爾泰山,伊黎河谷和天山北部、東部地區。
這些石人雕像形成於兩個時期,早期的石人雕像屬塞人、匈奴、烏孫、月氏等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遺存,約於公元前一千年左右開始出現。新疆發現的數量最多且佔主導地位的是突厥石人雕像,形成於隋唐時期。
石人文化脫胎於游牧社會,是歐亞草原喪葬習俗的文化現象。石人是草原石堆墓葬地表豎立的石人雕像,是與墓葬相隨相伴的隨葬形式。有的墓地有一尊石人雕像,有的有兩尊或數尊。大多數墓葬地表上沒有石人雕像。可見不是每個逝者均有石人隨葬;只有部落首領、英雄或勇士才配雕刻石像。墓葬地表上的石人雕像,可以認為是逝者的肖像或代表圖像。在先人骨灰放入石棺埋葬時,豎立石人作為喪葬儀式中的祭祀之像,同時也成為崇拜祖先的象徵。棺槨用巨石製造,墳墓用石磈堆砌,石人用石材雕刻,這也是山地游牧部族的一個文化特色。用山石安葬先人,同時又表現了古代先民對山的崇拜,以及象徵逝者靈魂不滅、與高山巨石同在的意思。
突厥石人的形象一般是長顱圓臉、深目隆鼻、顴骨較高、八字翹鬍、長髮(或長辮)披肩,身穿無領或翻領大衣,左手撫劍柄,右手持杯至胸前,腰帶上繫葫蘆、火石袋、小匕首等。石棺中除骨灰外,沒有別的隨葬品。「隋書.突厥傳」謂:置屍馬上而焚之,取灰而葬。「舊唐書.突厥傳」又謂:厥特勒死……刻石為像。這些文獻記載了突厥人有火葬和刻石像的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