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香港受過英國人殖民統治一個半世紀,有一段華洋雜處的悠長歷史,因此香港文化和民俗包含許多中英夾雜的特色。香港街道命名,早期有用來紀念英國祖家的人和事,或殖民地官員;亦有不少街道名取材中國事物,一條街有中英文兩個名,有些街名先有英後有中,亦有先中後英,部分中英文名意義基本相符,或至少有關連,亦有音近而義不同。
街道名稱,主要是街、道、路三大類,街是street,道和路一般都是road,通常道與路的規模比街大些,不過亦有例外。還有里、巷、徑、圍、台(臺)、坊等名目。西營盤有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大坑則有第一巷、第二巷、第三巷,街與巷當不會混淆。
九龍仔公園旁的延文禮士路有不少學校。這條路的中文名叫人擊節讚賞,「延攬文人、禮賢下士」,很有中國古代優秀政治家的風範,是為文治的階模,可惜香港過去的地方行政沒能發揮這個傳統。原來此路的英文名是Inverness Road,那只不過是蘇格蘭的一個小地方,中英文名音近而義不同,當年譯這個街名的前輩實在高明、值得一讚。用這個方式翻譯的街名很多,如九龍塘的蘭開夏道(Lancashire Road),那是英國的一個郡,「蘭花開放於夏天」,很有詩意。知道一點英國歷史的人,當會想到英國十五世紀的內戰「玫瑰戰爭」(War of the Roses)。附近還有約道(York Road),這兩條街道,當是以蘭開斯特王室(House of Lancaster)和約克王室(House of York)命名,他們都是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的分支,爭奪王位時各以紅白玫瑰為標記。玫瑰以紅為正色,從字面上胡思亂想,亦以「蘭開夏」聽上去更舒服;但是後來約克城的名頭卻大得很,美國第一大都會紐約(New York)本來就是「新的約克城」。
九龍大角咀有一條詩歌舞街,街內亦有多間學校,街名給人動靜皆宜的感覺,能詩、能歌、能舞,可不是書呆子,街內學校又是否以培養詩、歌、舞皆通的學生為教學目標?但英文原名卻是Sycamore Street,那是一種近似無花果的植物,又是一個音同義不同的上佳音譯。香港島有歌賦街,可以當作「詩詞歌賦」的簡稱,街內亦有一小學,街的英文名卻是Gough Street,紀念香港開埠早期一位英國海軍軍官。跑馬地有一條祈禮士道(Creasy Road),不知是否紀念同姓的十九世紀英國歷史學家?只是「祈望能夠禮賢下士」,比起實幹的延文禮士差了一大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