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中國消費率奇低 是農民的缺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要解決我國消費率問題,着手改善農民生計成必要出路。 資料圖片

洪巧俊

 最近看了兩篇文章,一篇是《鳳凰周刊》「論語」裡的《中國居民消費率為甚麼奇低?》,另一篇是《南風窗》的「訪談」《秦暉:缺福利少自由成就中國經濟奇跡》。其實前一篇也是秦暉先生撰寫的。把這兩篇文章聯繫起來讀,可以總結為:缺福利少自由成就中國經濟奇跡,但成就不了中國居民消費率高的奇跡。而中國居民消費率奇低的根本原因,是農民這個最大的群體在消費上的缺位。(後面的一句話是我的補充,也是我要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農民討價還價權處於劣勢

 秦暉先生在《中國居民消費率為甚麼奇低?》中說,如果我們能夠在「為自由而限權,為福利而問責」兩個方向上不斷取得進展,逐步改變如今這種依靠「低人權優勢」展現「競爭力」、GDP增長雖然迅速但成果分享方面的缺陷卻日益嚴重的狀況,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內有凝聚力、外有感召力的大國;他在《南風窗》訪談裡進一步闡述,他說,中國歷來是一個負福利國家,現在也是。中國的進步就表現在負福利的降低上,即向「零福利」漸漸靠攏,充其量是通過二次分配不加劇社會分化。現在更多是高收入者高福利,低收入者低福利。這樣的福利安排,反映的還是討價還價權利的缺失。

 國家收購農民的糧食和農產品,制訂收購價格甚麼時候徵求過農民的意見?從計劃經濟時代開始,由於農民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就形成了政府剝奪農民利益的巨大剪刀差。其實這種剪刀差的盤剝,都在堆積城市的繁華,讓城裡富有,讓鄉村貧窮,所以我說,城市的繁華和富有是農民的血汗堆砌的。上個世紀農民不僅要交農業稅、各種提留,每年還要做義務工,政府建辦公大樓,城裡修路建大橋等公共實施,農民卻要自帶乾糧無償地幹那些繁重的體力活。同是中國人,農民和城市人卻同命不同價,同工卻不同酬,沒有退休工資與養老保險的農民,只有做到兩眼一閉兩腳伸直才能不幹,上個世紀農民不死就要交人頭稅。

 時至今日,中國的農民仍然沒有享受到國民待遇。城市政府和市民作為城市的既得利益者,至今還在強化以戶籍為前提的「出身論」,在認同農民(工)的能力之前,就剝奪了他們的機會。他們歧視農民,卻忘了農民是中國社會的根。不說其他,只說土地這一項,有資料顯示,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2003年底,這種剪刀差已累計高達2.5萬億元。在掠奪農民土地利益方面,秦暉先生有這樣的論述:在土地方面,今天強調加快城市化,便大舉剝奪農民地權「圈地造城」,但農民進城後卻得不到平等待遇:今天說土地緊缺要「保護耕地」,於是就打擊「小產權」,嚴禁農民賣地,但官府依然想「徵」就「徵」;明天又說土地寬鬆可以放手開發,於是官府掀起圈地大潮,但農民土地仍然不許入市…… 在這種體制下即使政策設計者出於好心,做起來也跳不出「權家通贏」的圈子。

 農民缺失社會保障,而讀不起書,看不起病,這「兩座大山」已使多少農民受窮?有民謠說:「一人讀大學,全家受窮」,讀4年大學需要5萬元,差不多是7萬斤糧食的錢。一個農民家庭供一個大學生至少需要10年的純收入,有的農民可能一輩子也積攢不了這麼多錢。另有民謠是:「小病拖,大病扛,重病就得見閻王。」我總忘記不了湖北省公安縣埠河鎮萬眾村村民陳正先與姚元香夫婦,因看不起病而相擁跳江,如此淒涼而濃烈,讓人甚感痛楚。中國的醫療農民是消費不起的。那麼,誰是中國醫療的主要消費者?毋庸置疑,公職人員。可以說,公費醫療的存在是醫療資源分配的最大不公。公職人員公費全報,甚至還傳出「多報」、「一人公費,全家用藥」的醜聞。中國社科院2006年一份報告曾爆出一個驚人數字:政府投入醫療費用中,80%是為850萬以黨政幹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且「有200萬名各級幹部長期請病假,其中有40萬名幹部長期佔據幹部病房、幹部招待所等,一年開支約為500億元。」農村合作醫療,是農民自己交10元,政府給每位農民補貼10元,9億農民也只要90億元,9億農民的醫療費只相等於這40萬名幹部的五分之一還少,有的地方政府連10元也不拿。《南風窗》說,現在我們政府一年花的錢已經相當於3.7億個城鎮居民、12.3億農民一年可以花的錢。政府財政稅收約等於民間可支配收入總額的一半。

消費率如何回復正常?

 儘管政府如此消費,但仍然拉不動目前中國的消費。我國居民消費佔GDP的比率卻前所未有地大幅下滑,從2000年的46.4%滑到了2006年的36.2%,2007年更跌到了35%的新低。金融危機下的消費率就更可想而知。35%這個百分比是很不正常的,不僅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也低於低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據世界銀行統計,2000年至2007年,低收入國家居民消費率平均為75%,高於世界平均水平(61.5%)。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這些鄰近的國家都在50%以上。中國也得過這樣的百分比,上個世紀八十年代,1981年達到了52.5%的空前絕後的水平。這個時期中國的外貿也一直是逆差,完全沒有「外需拉動」的情形。當時農村實行了分田到戶,是農村經濟最活躍的時期,也就是說只有農民成為我國主要的消費群體的時候,中國的居民消費率才會正常,而不出現奇低的現象。

 溫家寶總理多次就一個「簡單而複雜的乘除法」發表談話。他說,如果你用乘法來算,一個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大問題;如果你用除法的話,一個很大的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小的數目。這一形象而直觀的話語,發人深省。農民是中國最大的群體,13億中國人9億農民,溫總理的「簡單而複雜的乘除法」對於9億同樣適用。中國的消費率只要農民缺位,奇低也就並不奇怪。這是因為城市居民的消費量變化不大,而農村居民一旦消費起來,其數量就如江水猛漲,這個前提就是農民要有社會保障,不愁看不起病,讀不起書,老有所養,和公職人員一樣有養老金,他們就敢大膽用錢。

 農民不敢消費有兩個主要方面的問題,一是沒有福利保障,二是收入低。2008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761元,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相比,確實很少。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當於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倍數從1990年的2.2倍擴大到2008年的3.3倍,城鄉居民二元消費結構特徵十分明顯。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過大也是抑制消費支出的因素之一。如果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能達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就是7890.5元,消費5000元,一年的消費就是4.5萬億元。全國農民能消費到這個數字,我國居民消費佔GDP的比率就會大幅上升。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投資4萬億,從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數字來看,基礎設施建設15000億元,佔了最大的份額,而民生工程只佔基礎設施建設款項的四分之一多點。如果把這個數字對換一下,把15000億元用於民生工程,解決農民和城鎮低收入者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實行12年義務教育,不再治不起病,讀不起書,他們才會放手花錢,拉動內需。

 如果我國政府不改變投資方向,着重投資民生工程,傾重於老百姓的社會福利保障,中國消費率奇低的現象就難以改變。

相關新聞
百家廊‧中國消費率奇低 是農民的缺位? (2009-08-29) (圖)
翠袖乾坤‧真金不怕紅爐火 (2009-08-29)
海闊天空‧奧巴馬健保案為何觸礁? (2009-08-29)
琴台客聚‧紅線與翠翠 (2009-08-29) (圖)
杜亦有道‧無不唏噓 (2009-08-29)
隨想國‧笨 蛋 (2009-08-29)
詩幻留形‧卜戴倫與活地 (2009-08-29)
百家廊‧美國商家提前半年備聖誕 (2009-08-28) (圖)
翠袖乾坤‧有望亞視星光變曙光 (2009-08-28)
一網打盡‧真身替身 (2009-08-28)
琴台客聚‧背光的公園 (2009-08-28)
生活語絲‧台灣災情嚴重 (2009-08-28)
扶林晚風‧草原石人 (2009-08-28)
寫我遊情‧削細大鼻(一) (2009-08-28)
百家廊‧北京護工 (2009-08-27) (圖)
翠袖乾坤‧以貌取人 (2009-08-27)
海闊天空‧選舉政治不能救災治病 (2009-08-27)
琴台客聚‧出身教養異 處世各不同 (2009-08-27)
杜亦有道‧米果有別 (2009-08-27)
師人物語‧校長與師奶 (2009-08-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