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玳寧
世侄學成歸港,要投身社會了。他爸媽為擴大他的社交圈子,到處鋪路,讓他參與各類活動,和諸式人等打交道。
一天,他的爸媽求救來了,因為世侄不擅交際,比較木訥,應酬於他是苦差。着急的爸媽,竟因此製造了一個開始失掉自信的兒子。亦因此,我和世侄有了一個單對單的午餐聚會。
「不喜歡說話並非罪過。」了解到他的難題後,我安慰他,說的也是事實。「如果人人都饒舌,那世界才難得清靜呢。」
世侄莞爾,我相信他接收到安慰訊息,而且受用。於是續說:「反正這個世界喜歡說話的人更多,如果你能做一個好聽眾,保證一樣可以受到歡迎。」
世侄的眼神表示願意學習,於是我奉上第一招:「好聽眾要有回響和反應。」然後試着舉例——如果你說:「我想學呀!」已經不錯,如果你說:「好呀!我很想學呀!」必然更好,若再加一點熱誠、期待和感謝的眼神,效果當會更佳。
我的朋友中,有幾個特別好人緣,撇開其他好德性,單是在與人交談時,懂得在適當時機插入適當的反應,那就可以讓他們的受歡迎程度加分。
比方說,當你講述不平事,他們會為你不值,回應:「真唔抵!」當你說慘事時,他們會為你難過,頻呼:「真係慘!」當你談開心事,他們又會拍掌歡欣……讓你容易將他們視同知己。
發問,又是一個打開話匣子的方法,當然不是問今年貴庚和年薪若干,問對方熟悉的,或有興趣的事囉。坦告世侄:我多少知識就是如此學來,例如唐三彩、明青花是古董之寶,例如打高爾夫球為何有樂趣,例如潮語「升呢」原來源自「升Level」,上網打機可以和地球角落四海朋友同玩遊戲……只要不談政治、宗教與私隱,與人聊天實在可以海闊天空,趣味無窮。
世侄笑了,衷心言謝。我讚賞他:「笑容和感恩,更是無往不利的法寶,請終身攜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