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焯芬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不久,開始選派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到國外學習,當訪問學者。我當時在加拿大的安大略電力公司當工程部門經理;部門也包括了一些科研單位及實驗室。有一天,中國科學院陳述彭院士從北京打來電話,說他得到了加拿大政府資助一個洞庭湖洪水預報的科研項目,準備派一位年輕的助手周成虎博士到我們的水利實驗室學習半年,主要是希望學會使用模擬潰壩後洪水在下游漫流的大型電腦軟件。我於是安排周博士到我們的水利實驗室當訪問學者,並參加有關大壩安全的水利工作。
這樣過了一個月光景,負責水利實驗室的那位外籍總工程師來找我說:中國來的那位周博士不但很快學會了使用我們多套複雜的軟件,還做了不少電腦程序的完善工作,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如今,他已成了水利實驗室裡不可或缺的一員。外籍總工希望我設法留著他,因為他們整個技術隊伍現在都很需要他。
成虎後來在加拿大留了一年左右。他現職是中科院地理所的副所長。他的故事,反映了中國年輕一代優秀科研工作者的才華和能力。他們以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贏得了國際同行的尊重和欽佩。成虎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我近年在內地還見過不少其他優秀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們肩負著重要的科研攻關任務,表現出色,令人欣慰。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明天中國的希望。
建國六十周年前夜,翹首仰望夜空,喜見今夜神州星光燦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