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中國不僅能解決自己吃飯問題,還能幫助世界人民得享溫飽。
——糧產破萬億斤 響亮回答「誰養活中國?」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羅洪嘯
誰來養活中國﹖60年前,西方國家對新中國提出的疑問,在60年後的今天有了堪稱奇蹟的答案:中國以7%的耕地養活全世界22%人口;糧食年產量突破萬億斤,居世界第一位,並躋身世界第三大糧食援助國。站在工業化轉型的新起點上,中國政府更加重視農業發展,投入資金以每年至少20%的速度遞增,並提出到2020年實現糧食綜合生產能力5.4億噸的新目標,成功養活13億人口的「中國模式」正成為發展中國家效仿的榜樣。
新中國成立之初,人口龐大的中國如何解決「吃飯」問題,曾令西方國家倍感憂慮。1949年,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屆中國政府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1994年,美國學者布朗拋出「中國威脅論」,質疑21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將達16億,到時誰來養活中國?誰來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糧食短缺和動盪危機?
然而,危言聳聽的「吃飯問題」並沒有難倒中國人。恰在此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畝產800公斤的超級水稻,他直面外國質疑:「中國不僅能解決自己吃飯問題,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溫飽。」
「米袋子」「菜籃子」雙豐收
60年來中國農業發展成績斐然。土地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雜交水稻的誕生,使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從1949年的不到420斤,發展到今天的808斤,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糧食自給率多年保持95%以上。
中國人不僅米袋子充實了,菜籃子亦更加豐富。目前中國肉類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佔有量高於世界人均水平;禽蛋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佔有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奶類總產量躍居世界第3位;水產品產量連續20年位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國人均營養攝入量已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貧困人口速降 全球榜樣
與此同時,中國農村貧困人口也從1978年的2.5億下降至1,479萬,下降幅度堪稱世界榜樣。
2005年,實現糧食自給的中國,開始援助世界。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的不完全統計,中國對外捐助糧食達57.7萬噸,僅次於美國和歐盟,躍居全球第三位。
中國農業成功的發展模式已成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效仿榜樣,非洲農業技術基金會報告指出,中國農業繁榮為「非洲提供了經驗」。農業部負責人介紹,從1953年開始,中國就向一些發展中國家提供農業援助,培訓技術人員等。到2008年已派出近千名農業專家出國服務,國外已建成或正在建設20多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中國模式」正在世界多國生根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