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羊璧
《易經》是一部占筮的書。以五十五根蓍草,經過一套程序,推演出六爻(有陽有陰),依次序,就成了一個卦,以占吉凶。這就是占筮。
戰筮以求知吉凶,又怎麼與尊重客觀規律放在一起來說呢?
讓我們了解下面三個層次的情況。
《周禮.春官》說:「凡卜筮,……歲終,則計其占之中否。」
《周禮》這一記載,可以讓我們知道,古人的卜筮,並不是像現在一般人去求一張籤那樣,籤詞告訴你是吉是凶,就算是有了結果。古人是把整個占筮看做一個求知的過程的,每次記錄下來,到歲末,要總結看「中」了沒有。這樣積累了經驗,使以後更加知道怎樣去求知吉凶。這是第一層。就是說,古人並不是認為冥冥之中一切已經前定,求知了吉凶就算了,而是認為天地間一定有個客觀規律,卜筮只不過是求知我們現在遇到了客觀規律運行中的甚麼情況。
古人面對這個大千世界,很想了解世界是怎樣在變化的。他們認為世界上有兩大類的精神與物質,用「陰」與「陽」來概括。是「陰」、「陽」的互相作用,使世界出現了無窮的事物。《周易.繫辭》說:「生生之謂易」,是這個意思。面對生生無窮的變化,人們「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這三句的大意是:窮盡卦爻變化來預測未來就叫占,通曉事物變化而選擇行動謂之事,而世界整個運動變化是難以捉摸的,這叫做神。
《易經》的精神就是,面對千萬莫測的變化,但努力去求知事物在怎樣變化。這就包括了幾個認識上的要素:一是承認有客觀規律,二是要積極去認識它,「極數知來」。這是第二個層次。
《易經》的這個總的精神,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哲學理念,而且以後影響到整個歷史、整個社會的精神,甚至「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經》的第三個層次是,古人很希望把客觀變化規律,落實為一種可以具體掌握的方法,這就找到了蓍草求占的方式。
《易經》的占筮方式是有點複雜的,不像人們現在到廟宇裡去抽一根籤就完事。用五十五根蓍草。五十五是一到十加起來的總和。古時學會計數,十是一個大數字,由此伸延可以計算無限。因此古人認為加起來的這五十五,是一個神秘數字,「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繫辭)。然後又只取五十(大衍之數),經過「掛一」、「揲四」、「歸奇」等方式(這裡不詳說。反正每一步驟都有象徵意義,摸擬了世間萬物的變化規律),這才求出了一爻(易經卦的符號,一橫畫,或一橫斷畫。一畫是陽,斷畫是陰)。總共要求推演多次,共計算過三百六十根(次)蓍草,相當於一年的天數。六十四卦一共是佈策一萬多,象徵為萬物之數。所以「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繫辭)。
也就是說,這個推演的過程,能夠模擬萬物的變化規律,所以求出來的卦,古人認為能夠說明當前問題的性質、處境。
其實,無論占筮的方式如何繁複,現在我們仍不能承認是科學的。不過,從古人的認真態度看,易經占筮者是十分重視客觀規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