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華
來到威斯康星州的密爾沃基(Milwaukee)市不久,新相識的人知道我來自香港,便陸續問我是否認識該市管弦樂團新來的藝術總監Edo de Waart,提醒我說他是香港管弦樂團的前任指揮兼藝術總監。我點頭回應的同時,感覺到這兒的市立管弦樂團對市民的重要,因為連這些細節,他們都十分關心。
十月份密爾沃基管弦樂團(MSO)頗熱鬧了,有連串的慶典節目;除了急不及待要確定艾度(Edo)的水平以外,還有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以及其他特選曲目。這個周日,專誠觀賞了他們演奏馬勒的第五交響樂曲;是次觀賞的經驗是雙重性的,除了音樂,還有這兒的藝術文化。
我認識的一位歷史學教授是市立交響樂團之友,她聆聽了MSO近三十年了,每月三次,風雪不改。她丈夫早就「移情別戀」照顧家裡的寵物,足不出戶,只有她一個人每次駕駛近一個小時前赴音樂會,並且充滿期待。MSO像她這樣忠誠的樂友也不少,管弦樂是他們一生中至為重要的部分,難怪早就有人對Edo作多番打聽,期盼他能繼續滿足他們的精神生活。
這兒的人出席古典音樂會的方式,像是宗教儀式。群眾在演出之前三十分鐘便把車泊好,魚貫入場。為免製造噪音影響觀眾情緒,會場以閃燈代替錄音提醒觀眾音樂會即將開始。演出在即,全場觀眾隨國歌演奏站立,他們衣着打扮之隆重整齊,像周日到教堂崇拜。
唯環顧觀眾席,便見白頭成眾,都是「老頑固」了,年輕者不多。音樂會場外有專區擺放輪椅,「場面」令人感動。人們對崇高及優美的訴求,需要的是一份堅持,這也是一個地方的生活素質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