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男人與女人的戰爭與和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0-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專訪 林奕華

文:尉 瑋 圖:受訪者提供

 之前因為《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訪問林奕華,他鬼馬地笑,說自己的新作品,將是「一個男人與八個女人的故事」,而且發生在法庭界(沒有記錯的話)。害得我好長時間在猜想,哪八個女演員會中選,甚至在facebook上追着他八卦。

 這次正式節目公佈了,名字變成《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好沉好重的「世界名著」架勢,故事也主要變成一男二女之間的角力:「電視談話節目《男人真心話》(王耀慶主持)與《女人不說謊》(何韻詩主持)各出奇謀爭取收視率,二人的刻薄抵死不相伯仲,卻沒料到張良計與過牆梯均敵不過從天而降的林依晨——以無間道及和平使者的雙重間諜身份遊走於戰場兩端。到底表面一臉清純的她,是其中一方投降時所舉的白旗,抑或是展翅起飛象徵偃旗息鼓的和平鴿? 」(節選自節目宣傳單張)。

 在記者會後見到林導演,忍不住追問他這「戰爭與和平」到底搞甚麼。他一臉認真嚴肅地說起男人與女人,社會發展和價值的變遷,說起每個人的孤獨,說起為甚麼這個時代還是那麼地妨礙我們的幸福……

 宣傳單上明明印着「大喜劇」—事實上,林奕華的作品鮮有不讓人捧腹絕倒的—但背後思考的嚴肅還是震懾了我。突然想起之前讀到邁克在內地雜誌上寫林奕華,說他寫字時多半是嚴肅的(思考時恐怕更甚),文中林搶白說:我向來不是以活潑取勝的。

男人與女人不只是小情小趣

 舞台劇故事乍看好像是電視劇,一對歡喜冤家之間的戰爭與和平。林奕華的作品,向來關注兩性之間的議題。《水滸傳》,將男人剖析得淋漓盡致;《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又讓一個女強人張艾嘉舞得虎虎生威。不同的題目之下,男人與女人,在舞台上留下萬花筒般炫目的身影,在觀眾心中,卻每每如明鏡,讓各人不小心窺探了自己。這部作品,自也不會是一部「肥皂劇」那麼簡單。

 「男人和女人的題目會觸痛很多的傷痛,因為我們在這兩個性別上有很多的期許和落差。先前有記者問我:你的戲好像總和男人女人有點關係。其實,哪有戲是和男人女人沒有關係的?不過是放在不同的議題下就有不同的焦點。我總覺得,既然我們要談男人和女人,就不需要任何的前景或者背景,他們本身就是前景又是背景。」

 男人與女人的故事講得不好,就變成俗爛的愛情故事。林奕華覺得這個題材難處理,因為「不應該只停留在小情小趣的層面,而應該回到一個有人文關懷的地方。」從男女關係入手,仍是要講人、人與社會,以及人的孤獨。最後,仍然是那個問題:為甚麼我們不快樂?

 「這個戲,除了表面的笑之後還是有很多重的東西。」林奕華說,「男人有男人的孤獨,女人有女人的孤獨。排戲的時候,當觸痛到演員的孤獨的時候,那種無助,他們的情緒就會崩潰。依晨就有一次,那是我們在做一個Workshop,只有兩個演員,一個說:我希望你對我說……另一個則用自己的方式來回應。依晨到第二句就有些激動,第三句就哭了,第五句就破涕為笑了。」

 其實,哭泣的不只林依晨一個,何韻詩就曾說,排練時,導演一問問題,好幾個人都哭起來。與對着鏡頭表演不同,舞台演出迫使演員真誠地面對自己,不斷把自己趕出那習以為常的「Comfort Zone」,逼到邊緣,爆發出的情感才能日趨飽滿。更何況,這次諸位主演面對的,是「男人與女人」這麼一個「殺到埋身」的話題。

男人女人的下世紀寓言

 演出是很有時代感的,這從卡士的選擇、演員的時尚造型,以及討論的話題上都可以看出。請看下列宣傳詞:

 「下世紀預言,男人與女人的明天:男人將變回男孩,女人將成為男人,愛情,將從地球上消失。想要男人,得到男孩+想要女人,得到男人=想要愛情,得到戰爭。」

 記得剛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我簡直在心裡壞笑:怎麼說得那麼「啜核」,那麼「中」。然後忙不迭放上MSN讓各位同事一起欣賞。所以,在劇場中,不必期望林奕華會為你陳列兩性角力的社會歷史,也不必害怕他會語重心長地教育你我們的傳統愛情觀如何被這個快速前進的社會所輾碎,而我們又是如何在社會與媒體的重塑中變得越來越面目全非。舞台上,是「鬥智、鬥力、鬥美麗」的世紀大喜劇,一場熱鬧又混亂的兩性War Game。

 「戰爭與和平,(男人和女人)甚麼永遠的對立和緊張?是社會造成的,還是基因造成的,還是……?在戲裡有一個情節,何韻詩和王耀慶在競爭的時候,互相攻陷對方的死穴。何韻詩找到王耀慶的一個弱點,就是把他的媽媽請上節目去。為甚麼對於一個男人,他的媽媽是死穴呢?媽媽是男人第一個接觸的女人,他能不能愛女人,能不能認知女人是甚麼,都是從媽媽開始。而且很多男孩子慢慢不知不覺『成為』了他的媽媽。我們總認為,男孩子會像爸爸,其實他只是壓抑了他媽媽的那個部分,這個部分甚麼時候出來?在他選擇女朋友的時候,可能越是要逃避媽媽,越是會選擇他媽媽那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大意識到自己的身體裡還有異性,以及這些因素怎麼發酵。你永遠不能低估家庭在建構男人和女人的自我認同上的角色。就好像『戰爭』:媽媽和女兒永遠很多戰爭,女兒和爸爸相對很多和平。而兒子和爸爸媽媽,又有各自的戰爭與和平。」

 從社會關係的入手去看,原來每個人的背後也都有他們的過去,這過去的背後,還有過去。林奕華說,他想要看到的,是這些人壓抑了些甚麼,害怕些甚麼,想要去逃避的又是甚麼。

難以定位的何韻詩與「裡外不一」的林依晨

 「男人和女人現在的處境,是時代變化得很快,而我們的倫理傳統跟不上時代的價值觀變化的結果。我的作品,不管大家喜不喜歡,都是我對社會的一種關注,一種評論。我追求一種現代性,要揭示時代和傳統的差異在哪裡,才會讓問題更加突顯,更加尖銳。」林奕華說,「我們越來越進入一個『中性』的時代,很多讓男女極端分開的因素已經越來越淡。女性的地位和社會權力越來越高,可以享受到男人所擁有的『自由』,但也越來越明白男人的不快樂。這個劇是屬於當代的,放在五年前或者十年前做都不會是這樣。以前,要說男人和女人,女人一定是劉嘉玲吧,現在,大概是何韻詩這樣的吧。」

 的確,在演員的選擇上,除了已經合作了好幾次的「百變小生」王耀慶,林奕華找來香港唱作偶像歌手何韻詩與台灣偶像劇女王林依晨同台,這個組合有點出人意料。

 「就像王耀慶所說,她們兩個有一個對比:依晨好像脆弱,裡面卻很堅強;何韻詩表面堅強,但是裡面有很敏感的地方。再說,你不覺得他們三個在台上一站,還挺好看的嗎?」

 「何小姐是一個你越去相處就越喜歡,很想去親近她、抱抱她的人。她是個很真誠的人,是很有使命感的偶像。過去這兩三年,除了唱歌、娛樂外,她還在做很多值得做的事情,比如說去拍那個關懷精神病患的紀錄片。這些東西對她來講有種與生俱來的同理性,她很像一個容易同情別人的小孩子。這次排戲,她像海綿一樣,很願意去吸收。我曾經問她:你希望在這個裡面得到甚麼?她說:我常覺得我的個性不見得完全認同女人,也不完全認同男人,而是在中間,我想知道這個中間有多大。有這樣的一個基礎,我們合作起來溝通得更好。」

 「至於依晨,她的那種堅強很吸引人。我第一次見到她,她去韓國做宣傳,用韓文介紹完她的戲,之後就分析自己為甚麼對韓國文化有興趣等等。我覺得她是很有想法的人。我的演員,要能做到平常把思考當成是呼吸、當成喝水,這樣他們才不覺得是你在帶着他們遊花園,而會有講不完的話,問不完的問題。」

 正如林奕華所說,何韻詩在女性氣質上的不能被隨便定位,以及林依晨在性格上的「裡外不一」,都將為這部舞台劇帶來更多的驚喜。

 在戰爭與和平的背後,我們要看男人與女人的本來面目;在男人與女人的符號背後,我們要看的還是自己,「壓抑了些甚麼,害怕些甚麼,想要去逃避的又是甚麼。」

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

時間:11月13日至16日 晚上7時45分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註:門票已於開賣後50分鐘內售罄,請讀者密切留意加場最新消息!

相關新聞
男人與女人的戰爭與和平 (2009-10-25) (圖)
日本鈴木忠志劇團的「大鼻子情聖」 (2009-10-25) (圖)
活動推介:首個將古典音樂與科學巧妙結合的音樂會:《達爾文音樂傳記》 (2009-10-25)
活動推介:沈偉舞蹈藝術(美國)回之一.二.三 (2009-10-25)
懷念傳統 創新無界 (2009-10-18) (圖)
第38屆香港藝術節 (2009-10-18)
比利時最大音樂節「少見」錄 (2009-10-18) (圖)
劇場中 黃沙漫漫 (2009-10-18) (圖)
活動推介:「亦慈亦俠亦詼諧:梁醒波藝術人生」展覽 (2009-10-18)
活動推介:非常林奕華: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 (2009-10-18)
聽崑曲,逛紫禁城 (2009-10-11) (圖)
延續朝氣與活力——香港城市室樂團新樂季 (2009-10-11) (圖)
點評集‧世間樂土是吳中:「繁華都市——遼寧省博物館藏畫展」 (2009-10-11) (圖)
活動推介:梅卓燕《日記VI.謝幕……》 (2009-10-11)
活動推介: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賣飛佛時代》 (2009-10-11)
林安淇 空山幽雨後,遊園戲夢來 (2009-10-04) (圖)
「古今迴響:歡慶中國文化」藝術節 (2009-10-04)
建築是藝術節:舊時堂前燕,飛過紫禁城 (2009-10-04) (圖)
百位書畫名家 共繪長卷賀國慶 (2009-10-04) (圖)
活動推介:《電子安魂曲:皇后萬歲》 (2009-10-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