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玳寧
香港人都記得有個「開心果」沈殿霞,其實在她之前,尚有一位「開心果」名梁醒波。沈殿霞有一個親暱的小名「肥肥」,梁醒波則是大眾「波叔」,叫起來,非常的親切。
在粵劇界,波叔是「仙鳳鳴劇團」的台柱,與任劍輝、白雪仙鼎足而立,被稱為「任、白、波」,演出過許多唐滌生先生的戲寶。
在電影界,波叔是許多大明星的綠葉,芳艷芬、紅線女、鄧碧雲……都是與他合作,甚至曾被聘去演出過華語片。
不過,能讓波叔拉近與觀眾距離的,卻是電視。一九六七年,他以六十高齡被請去,在香港初起步的無線電視任台柱,也是異數。當時他晚晚演出「歡樂今宵」,為觀眾送上歡樂,其時,沈殿霞才不過是「小妹妹」。
為紀念這位於一九八一年辭世的一代藝人,一群有心人最近出版了《梁醒波傳》,特邀饒宗頤教授題字,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吳鳳平博士及長期從事語文文化教育的鍾嶺崇博士,肩負編著與執行統籌之責,出版顧問委員會主席是李焯芬教授,成員包括汪明荃、李奇峯、吳君麗、石鏡泉、劉千石、陳志雲、程介明、梁甘秀玲等等。
該書以「亦慈亦俠亦詼諧」為題,道盡梁醒波的背景、經歷與生平,從而亦可讓讀者了解戲班故事、亂世之情及電視發展部分史實。
梁醒波祖籍廣東南海,於一九零八年出生於新加坡,父親梁悅是一位頗有名氣的粵劇武生,藝名「聲架悅」,所以自少耳濡目染,雖然父親不想他入戲行,還是禁制不了他活躍的演藝細胞,加上肯學,很快就嶄露頭角。
體形發胖,對波叔的演藝生涯曾是一個絆腳石,因為再也不能演文武生,可幸他改變戲路,專演丑角,最終成為「丑生之王」,讓他的藝術生命延展得更長,更有光芒。
這個逆境自強的故事,曾被高志森和杜國威編入戲裡,在香港處於低潮時激勵人心。
《呆佬拜壽》、《呆佬添丁》……一連串的「呆佬戲」,數十年後,劉青雲都翻拍,當年讓梁醒波紅透半邊天。
「擔番口大雪茄,充生晒認經理」,是在《光棍姻緣》裡,和鳳凰女合唱的名曲,今日仍有人琅琅上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