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庚
西晉時期的魯褒在所著的《錢神論》中一針見血地揭露了當時拜金主義及其造成的道德淪喪的社會問題:「錢之為體,外圓內方,有乾坤之象,如同壽和道一樣長久,為世之神寶。世人親之如兄,字曰『孔方』。洛中朱衣,當途之士,愛我家兄,皆無已已。」原因是在當時的社會裡「忿爭辯訟非錢不勝孤弱幽滯非錢不發」。「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死生無命,富貴在錢」。「官尊名顯,皆錢所至,有錢可使鬼,況於人乎」。錢這東西,只這麼一點點,就可以使黑白顛倒,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俗話說的好:人是英雄錢是膽。
唐朝任尚書左丞相的張說曾撰奇文《錢本草》,用醫家記敘中草藥的語氣格式,標本互喻,淺深相濟,把錢的利弊刻畫得入木三分。為世人開治病養生長壽之處方,其文賞讀使人受益非淺。文曰:「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污賢達,畏清廉。貪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之非禮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役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之道,不以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使無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人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禮,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如此清新高雅的議論,道出了金錢的特殊的功能,以道、德、義、禮、仁、信、智的七術,駕馭金錢,並提倡取之有道,享用適度,積散有序,造福民眾。這高屋建瓴的理性思考,在盛世唐朝乃至今日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晚清,有一首名《題錢》的詩文,極其生動活潑,形象的描繪了人為金錢所役的悲慘世界:「人為你跋山渡海,人為你覓虎尋豹,人為你把命傾,人為你將身賣,細思量多少傷懷,銅臭明知是禍胎,吃緊處極難布擺。人為你虧行損,人為你斷義辜恩,人為你失孝廉,人為你忘忠信,細思量多少不仁,銅臭明知是禍根,一個個將他務本。人為你東奔西走,人為你跨馬行舟,人為你一世忙,人為你雙眉皺,細思量多少閒愁,銅臭明知是禍由,每日家營營苟苟。人為你惹煩惱,人為你夢擾魂勞,人為你易大節,人為你傷名教,細思量多少英雄豪傑,銅臭明知是禍苗,一個個因他喪了。」好一個錢是禍胎、禍根、禍由、禍苗,刻畫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自古來,君不見多少人為金錢賣身亡命,忘義負恩,毀譽折節,苟活終身,人格喪失,身敗名裂。
元代,鍾嗣成《一枝花.自序丑齋》套曲《哭皇天》中載:「饒你有拿霧藝沖天計,誅龍局段打鳳機,近來論世態,世態有高低。有錢的高貴,無錢的低微。」無名氏雜劇《鴛鴦被》中台詞:「錢可通神,法難縱你。」人情世故之冷暖,世態之高下由此可見一斑。對那種認為金錢至上的道德觀念,金錢萬能的膜拜觀念要加以批駁。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幸福的家;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的身體;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真心的朋友;錢可以買到小人心,但買不到君子之心。當今社會「向錢看」物慾橫流,想做到坐懷不亂「視金錢如糞土」,做到超凡脫俗、超然物我,淡泊寧靜、處中不染,實在太不容易了。筆者傾向於那種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又是萬萬不能的,還得趕快去掙錢。
總而言之,錢是一味藥,藥能治病,亦可致病,服之得法,才能避災去禍,長壽健康,有益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