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第三難:體制約束 學難致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上海對金融、技術人才開放的簽證優惠。

 國有體制下的諸多約束,也成為高端人才望滬卻步的一大障礙。2009年,上海又有多位公募基金經理轉投私募。評論人士稱,金融人才頻頻從體制內跳到體制外,說明體制內的運作機制仍存在很多不如人意處。事實上,上海許多國有金融企業並「不差錢」,也急需高級管理人才,但不少在其中工作的海外人才卻反映「水土不服」,理想和抱負無法施展。

 工作環境的制約,已使一些來滬的高級人才「萌生退意」。「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擠進了這裡的金融機構,卻發現想設計的金融產品完全設計不了,學過的東西在這兒也完全沒用。」海歸朱小姐告訴記者,「因為這兒的機構是給國外的一些理財產品做二傳手,沒有完整的產品設計能力。這讓一些想創業的人才無所適從。」

無創新環境 欠文化底蘊

 在紐約一家保險公司擔任部門經理的美籍華人趙先生向記者明確表示,不會考慮回到老家上海發展,「有薪酬方面的顧慮,亦有文化因素的考量」。這次回到上海探親,趙先生見了許多同行,他們紛紛感歎在上海要從事金融創新比較難。趙先生特別對落成不久的環球金融中心感慨良多:「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不是建造起漂亮的高樓就行的。華爾街的每一幢樓看起來都已破破爛爛,但卻誕生了許多創業神話和財富傳奇。其中的道理,上海要好好琢磨,什麼才是國際金融中心的文化底蘊。」

相關新聞
國金夢系列報道(三之三):人才不足 (2009-12-26) (圖)
欲留金融千里駒 滬軟環境四大難 (2009-12-26) (圖)
第一難:缺少長效引入機制 (2009-12-26) (圖)
第二難:激勵政策欠「刺激」度 (2009-12-26) (圖)
第三難:體制約束 學難致用 (2009-12-26) (圖)
第四難:信息失暢 監管不足 (2009-12-26) (圖)
金改遲滯創新不足 滬缺震撼力感召力 (2009-12-25) (圖)
引資偏重大財團 中小機構門檻多 (2009-12-25) (圖)
海嘯驚魂未散 穩步恐變龜行 (2009-12-25) (圖)
滬建國際金融中心 (2009-12-25)
期待解放思想 發出金改宣言 (2009-12-25) (圖)
滬港金融衍生品市場比較 (2009-12-25)
國金夢系列報道(三之一)上海隱痛 (2009-12-24) (圖)
滬建國際金融中心 利劍在手出鞘難 (2009-12-24) (圖)
官員滿口外交辭 坐等中央路線圖 (2009-12-24) (圖)
缺亮劍雄心 惹市場憂心 (2009-12-24) (圖)
國金中心不能靠「欽定」 (2009-12-24) (圖)
先拔劍者得天下 北京深圳亦爭鋒 (2009-12-24) (圖)
131家 減至 30家 百餘央企臨「重組」 (2009-12-18) (圖)
專家建議:央企越少越好 控股並非必須 (2009-12-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