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香港是不是文化沙漠,終免不了用以上數據,或列舉活動以資證明此地並非沙漠化,然而在這裡,記者更想提出香港獨有的「奇葩」。談及香港文化,不能不提的是在特定環境下誕生的文化現象。這亦令香港在中國文化歷史中佔有獨特的位置。在這裡談的並不是具地方色彩的藝術如粵劇,事實上每個地方均會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產生。但香港的電影工業卻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形成的獨特文化現象。
香港電影之所以獨特,是其成為中國電影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當1896年電影始創人呂米埃兄弟派員從法國來港拍攝街景和播放電影,或1922年香港開始有第一間電影製片公司,其時香港主要擔當中國大陸與外界溝通的橋樑。中國電影於默片時代已經締造輝煌的成績,《神女》、《大路》、《漁光曲》等均是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抗日戰爭期間,中國電影的拍攝遭遇極大困難,設備被毀,電影人逃亡,期間仍出現如《小城之春》的重要作品。在這個階段,香港與大陸的電影工業基本上仍是一體。
五十年代之後,因為內地政治局勢的轉變,包括各類政治運動的發生、文革時期只限樣板戲,香港成為內地電影人的避難所,這亦促成了香港電影的蓬勃發展。其時著名電影人如萬籟鳴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來港發展,香港第一批動畫人才如黃迪等,都曾短時間受教於萬籟鳴。
這個時間香港電影繼承了中國電影發展的命脈,亦促成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使粵語片與國語片都曾各領風騷。電懋與邵氏成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電影製作公司,中聯、長城等左派電影公司亦拍出一系列具社會教育意義的作品。香港電影自此開始進入黃金時代,電影工業的發達,技術的成熟成為日後中國電影再次發展起來提供技術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