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觀察:王安憶和她的「上海寫作計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王安憶

文:唐睿

 著名作家,上海市作協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復旦中文系教授……這樣長長的一串銜頭,令「上海寫作計劃」配搭上王安憶的名字時,可以產生一些化學反應似的效果,從而引伸出幾種不同的理解。

 作為作家,王安憶的《長恨歌》以及其他以上海為舞台的小說,都明確展示了王安憶怎樣以上海作為一個書寫對象而收攬到她的「寫作計劃」之中。然而,除了這樣的一層意義外,「上海寫作計劃」對於同時身兼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和復旦中文系教授的王安憶而言,還有另一個含義。

 王安憶的另一個「上海寫作計劃」是在上海市作家協會裡展開的,而這個計劃在2008年已經正式誕生了。「寫作計劃」的出發點可謂非常簡單,那就是「邀請世界各地不同的作家到上海來連續居住兩個月,從而讓他們跟上海的作家、大學師生、文學期刊及出版編輯,還有廣大的文學愛好者作交流。」。

 談到獲邀的作家是否需要完成任何「職責」和「任務」時,王安憶坦言說道:「作家們毋須向作協提交任何作品,而作協也沒有要求或者期望他們日後一定要書寫跟上海有關的東西。『寫作計劃』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讓他們獲得一次跟上海接觸的機會,他們將來相信一定會記起這段日子,並同時能記住這城市所發生的變化。」

 跟其他城市別具野心,刻意求大的「國際作家派對」不一樣,「寫作計劃」在物色作家之初,並沒有要雲集一眾文學大國或文學大家的意圖,相反,王安憶在揀選作家時,更是盡可能避開英法一類熱門國家,轉而青睞一些文學傳統對中國讀者而言比較陌生的國度。不過,這取向並無將大國作家摒諸門外的意思,而只是希望「寫作計劃」能為中國讀者提供一些新鮮的閱讀方向而已。

 「寫作計劃」的大前提始終是文學交流,在兩屆的籌備過程中,上海作協都一視同仁地向各國大使、領使館,以及文學文化組織發出邀請,讓對方推薦該國現時具有相當知名度,或是擁有較強寫作潛質的作家作為邀請對象。於是,2008年首屆的「寫作計劃」就邀請了澳洲的蓋爾.瓊斯(Gail Jones)、加拿大的瑪德蓮.鄧 (Madeleine Thien)和日本的茅野裕城。

 誠然,「寫作計劃」所邀請的作家都是一些中國讀者不熟悉的作家,但在他們之中,事實上有不少都是非常資深,並在本國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家。本屆所邀請的挪威作家格納.霍夫蘭德(Ragnar Hovland)、希臘的亞歷克斯.斯坦麥提斯(Alexis Stamatis)和愛爾蘭的科納.克里頓(Conal Creedon)皆屬此例。然而,「寫作計劃」的邀請對象並不限於前輩級作家,對於一些年輕卻具有創作潛質的優秀作家,主辦單位也是同樣抱持開放態度的,年僅26歲,本屆作家中最年輕的愛爾蘭少女詩人蓮娜.蘇里梵 (Leanne O’Sullivan)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在文壇祭酒以及新星之外,本屆作家之中最受到中國讀者注目的,可能就是擁有華裔背景的歐大旭(Tash Aw)。出生在台北然後在吉隆坡長大,再到英國劍橋等名校研習法律的歐大旭,在東安吉拉大學主修寫作期間完成了他的首本小說《絲之謎》,這本大獲好評的小說除了為作家和出版社帶來了50萬英磅的銷售額外,還為作家奪得了惠特布萊德圖書首獎和聯邦作家獎(亞太地區)首獎等榮譽。現時,這本記述了二戰前夕,日本侵略馬來西亞期間,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家庭生活片斷的小說已被翻譯成20種文字出版發行,其中包括了2008年出版的中文版。

 在被問及上海是否具備條件成為文化都會的時候,曾經獲邀到世界好幾個文化名城訪問的王安憶從容說道:「每個城市在發展文化的時候其實都有它所需要面對的挑戰和它所能加以利用的文化資源,上海所需要面對的物質文化的衝擊,而上海能發展成文化都會的基礎,則是她的市民文化」。

 文化都會,這樣的一個銜頭看來真的不完全是與生俱來,而是經過一代代人努力爭取回來的,於是,2004年2月24日,王安憶正式接受了復旦大學的編制,挑起了中文系教授和研究生導師的重任,展開了她的另一個「上海寫作計劃」。

 這樣的一個「寫作計劃」其實可以上溯到1994年,當時王安憶給中文系的研究生們上了整整一個學期共十三堂課,講授她對一批世界文學經典的解讀心得。這些內容後來結集為《心靈世界》出版,10年後以《小說家的十三堂課》為名再版。2006年,復旦中文系正式獲批設立寫作碩士點,這是內地高等院校設立的第一個文學寫作碩士點;次年,中文系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引進全套「MFA」寫作碩士課程設置和教材,請來兩位該學科的老師到復旦教學,進一步充實了寫作碩士的課程設置。

 至於2010年,寫作碩士將計劃招生20名,其中分為兩個研究方向:小說創作的敘事研究與實踐;散文與傳記創作研究與實踐。至於招生方式,基本上跟內地碩士生招生的方法一樣,得通過全國統一招生,入學考試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國統考,包括外語和政治;其次是文學寫作,藝術基礎。初試過關後,考生才能按比例進入複試接受專業知識綜合能力口試。在揀選考生時,王安憶將不計較考生是否有寫作背景或「文名」,一切皆以筆試的文章作準。另外,王安憶亦希望考生能有優秀的外語水平,以便閱讀更多外國書籍從而擴闊視野。

 王安憶並不預期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作家,然而她深信,在經過悉心栽培後,學生「即使最終只能成為讀者,他們也將不會是普通的讀者。」是的,有水準的讀者不也正是一個文化都會所不可或缺的嗎?王安憶的「上海寫作計劃」真可謂意味深長。

相關新聞
國際都會香港 不再文化沙漠 (圖)
香港電影地位獨特
流行文化影響華人 (圖)
香港重大文化事件簿
前言: (圖)
下期預告:
歷史與空間:藝術何價──民國上海書畫市場 (圖)
豆棚閒話:行酒令體現的小資生活
文化觀察:王安憶和她的「上海寫作計劃」 (圖)
編輯手記 (圖)
百家廊:風水冤作 替罪羊 (圖)
翠袖乾坤:任劍輝的最佳拍檔
海闊天空:胡志強提升了台中
琴台客聚:醒風流 (圖)
生活語絲:澳門回歸十周年
隨想國:夢與夢想
詩幻留形:旺角的船和家
零菌家居新一年闔家健康 (圖)
淨化系統.過濾病毒 (圖)
強力配方.終極消毒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