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穗港合作是粵港合作的重要承載,也是對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珠三角改革規劃綱要》的具體體現。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盛宴裡,除了相鄰的東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的積極參與,香港也同樣為廣州亞運會的完美演出,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12月2日,《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廣州市政府、香港賽馬會亞運會馬術比賽場地建設、技術支持及賽後利用合作備忘錄》(簡稱《合作備忘錄》)正式簽署,這也標誌着香港賽馬會正式投資、管理和賽後運營廣州亞運會馬術場地。廣州亞組委副主席、廣東省副省長林木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廣州亞組委副主席兼秘書長、廣州市市長張廣寧以及香港賽馬會董事局主席陳祖澤等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
這一項目借助香港賽馬會在馬術運動領域的先進技術、設施和成功舉辦奧運會馬術比賽的經驗,通過合作,引入社會資金,舉辦一屆精彩的亞運會馬術比賽,並成功解決該場地賽後利用的問題。該合作項目也是廣州市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充分利用多種資源,拓寬發展空間,提高開放水平,增強泛珠三角區域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能力,構築泛珠三角區域發展的整體品牌,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令粵港合作踏上新的台階。這一合作正是粵港執行廣東先行先試政策措施的體現,同時為粵港發展提供新的動力,進一步深化粵港合作,鞏固和協調雙方優勢,對各方帶來一種多贏共榮的局面,成為促進兩地繁榮、改善民生、落實《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的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