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老闆人人有,我的特別差。這或是許多打工仔的心聲。
怎樣才是好老闆?好領袖?我當了這麼些年顧問,雖說不上閱人無數,也算與各種企業高層近距離合作過,有點體會。
近期見到的好老闆,我覺得是仙遊不久的MJ,米高積遜。有關他的This Is It電影,雖然只是演唱會的綵排片段,拍攝時也萬想不到會變成「遺作」,但看他對同台演出的年輕樂師、舞蹈員、和音歌手,都是以欣賞鼓勵的態度相處,絕不以大牌壓人唬人。有一場他與金髮的女電結他手近距離對着綵排一彈一唱,到結他獨奏的一段,MJ對她說,盡情發揮吧,this is your show。當然,他對音樂和表演是「有料到」的,完全知道自己要求甚麼,也有方法令其他人做到。這就是好老闆:守住高水平,啟迪隊友邁向共同目標。
西方企管界關於領袖才能的論述極多,每個年代的學說都不同,反映一時一地的社會價值。近幾年大熱的作者Jim Collins,有本叫《Built to Last》的書,主旨是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為甚麼某些企業特別成功,無懼時代變遷且愈做愈好,真正是有遠見(visionary)的企業;而它們的領袖,自然也是有遠見的領袖。作者研究了十八家美國持續成功營運平均約一百年的大企業,創業年份由一八一二至一九四五年不等。
研究結果,打破了很多傳統的「神話」。首先是有遠見的領袖不會以追求盈利為企業的唯一目的,因為盈利只是必要手段,去達到企業的更高目標。這類企業也不會盲從外面的潮流,因為它們都有很強的核心價值,不斷催促機構去發展和進步。研究更發現,有遠見的領袖,原來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光芒四射、魅力懾人的明星型領袖,而多是十分低調、目標清晰、埋頭苦幹,甚至不大擅長辭令。他們的堅毅,卻像穩健的舵手把整個企業駛向目標。
以上是一種說法。香港有這樣「具遠見的領袖」嗎?下次續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