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韓秉華
文:姚榮銓
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600天只剩下最後100天,有幸見到了十年前就開始關注、參與催促上海舉辦世博會的港人韓秉華,如果從他設計「中國如有一分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那份預祝祖國申博成功的耀目海報計算起,韓秉華傾心傾力於上海世博不是一個600天,而是好多個的600天呵!
當年海報有兩份,底色一紅一白,內地人設計的彼份是具象的,主體為一位帶有期盼目光的可愛小男孩;香港韓秉華所設計的此份則是抽象的,以申博標誌折射下的光芒綻為一朵盛開的心形花,花上以白色粗線勾勒出象徵新上海的以「東方明珠塔」為中心之黃浦江兩岸,凸現出國際大都會嶄新風貌,巧妙地顯示了「世界心連心,城市手牽手」這個耐人尋味的創意,展現了上海申博的無限決心!
兩份海報,街頭巷尾,有目共睹,可謂家喻戶曉。可是,2002年歲末韓秉華偕蘇敏儀為申博設計的「資料冊」及「系列禮品」,也許鮮為人知。《上海申博資料冊》是那年在摩納哥、蒙地卡羅申博陳述會議上,分發給與會者參閱的,必須國際化和具現代感,才會贏得人們認同而投贊成票。有幸的是我能先睹他們的設計稿以及剛印製出的還在散發油墨香味的樣本。其以中國特有的線裝形式,封面下端為大好江山,上面是旭日祥雲,那股吉祥如意的春風似撲面而來!內頁以相關申博的一系列數字為設計元素,再以一個個由小至大的圓形洞孔貫串全冊,使悶人的數字成了有趣的談資,洞察到諸如百分之九十的中國人支持申博、會接納七千萬中外人士來參觀上海世博、設計一億美元作為有需要的參展國之援助基金……由此使得我國申博陳述「一目了然」且「圖文並茂」。又當估計會得票眾多而申博成功,他偕蘇敏儀及早準備好了富於創意的禮品。禮盒內頗為引人注意的是內繪《清明上河圖之虹橋美景》的「鼻煙壺」,讓人們聞及中國早在北宋已有商貿博覽之雛形,嗅到上海辦世博具備深厚的華夏文化傳承及雄厚的當今綜合國力。
上海世博 當仁不讓
不論是上海世博標誌還是吉祥物的徵稿評憲,韓秉華都熱忱積極地參與,即便他要婉言謝絕也不行,因為上海朋友早知道香港回歸的「吉祥物」中華白海豚就是他創意的;是他參與香港特區區旗區徽修改定稿的,白紙黑字,有書為證,韓秉華豈能謙讓?據說「海寶」初為「大」字形,現成「人」字形,也有韓的主張。他對筆者說,非他高見,國家主席胡錦濤主張「以人為本」,他正是從那裡啟發而來的。幾年來,他參與上海世博的文化創意活動不勝枚舉,世博海報國際展、志博志願者標誌評審、世博主題館設計方案評議……無不有他的身影!600天倒計時開始,他來上海的密度高了,逗留的辰光也長了,夫人有事纏身他就獨來獨往,他笑着說自己要變成「新上海人」哉!動漫《海寶來了》全球同播,他作為「總體創意」,興奮是不言而喻的。
低調做人 熱心教育
這位蜚聲國際的設計大師、創意專家,其實是相當內向、頗為低調的。他青少年時代是在澳門度過的,後來在香港學成創業,所設計創作的海報、包裝、書籍、城雕、標誌系統及藝術禮品,作品流傳遍及香江、內地及東南亞,精品屢屢在國際獲大獎金章,個人榮耀地入選為「世界100位平面設計師」。他還從事教育工作,內地改革開放,早在八十年代他就聞風來到京滬粵各地交流講學,上海大學聘他為顧問教授。韓秉華參加滬港文化交流協會任名譽會長後,對於上海的交流合作更加熱衷,上海的首張交道卡就是他設計的,饋送APEC貴賓的紀念套卡以及贈予BIE官員的《上海魅力》影集裝幀也是出自他之手筆。韓秉華作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意大師,曾參觀過不少世博會,深知世博與創意的相互促進作用。韓秉華以自己的創意才華,先後為上海世博開發了「魅力上海」陶瓷盤,與另一位大師合作出品「海上玉蘭,和諧明珠」高白釉對瓶等元首級禮品。今年元月21日,正好是上海世博會倒計時100天,韓秉華這位創意英雄又顯「功夫」、創意設計出了兩款應景海報,其一突出了「100」這個數目,其二凸現了「中國」那兩個大字,前者如號角催人向5月1日世博成功開幕作最後的「衝刺」,後者似羅盤引導世界朋友來上海過一個精彩、難忘的「中國世博旅遊年」!
(作者為滬港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