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大為高錕舉行的「桂冠學人返故園」成就展,昨正式開放,吸引大批市民和學生參觀。 本報記者彭子文 攝
【本報訊】(記者 任智鵬) 中文大學為前校長高錕舉行的「桂冠學人返故園」成就展,正式開放予公眾,有同為中大校友的夫婦,帶同尚讀幼稚園的孩子參觀,以了解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對社會的貢獻,及勇於面對挫折的精神。另有於海外留學,現放假回港的大學生,希望認識更多高錕生平及送上一份敬意,「華人要在西方得到這樣的認同,確是很不容易。」亦有小學生由老師帶領到場,感受這份喜悅,「真係好開心,可以見到諾貝爾獎!」
是次展品,包括高錕贈出、全球科學界最高榮譽的諾貝爾獎牌獎狀及其他17個獎項,昨日吸引不少市民到場。在高錕任校長時就讀醫學院的譚先生,對這份喜悅倍感光榮及親切,他昨日與同畢業於中大的妻子及分別5歲及2歲的兒子回母校參觀,「我和太太對中大都很有感情,他(高錕)一生對科研的付出,雖然兒子年紀小,但也想他們多認識。」
近觀諾獎 學習堅毅精神
譚先生又笑言,想不到能親眼見到諾獎獎牌,「高教授能無私將它們捐出,真是很好的情操,那並非要炫耀自己,卻能成為往後中大學生的目標。」譚太則指,讓孩子認識高錕,並非要刻意培養其對科學的興趣,反而更希望能學習當中的堅毅精神,「想他們知道,這個同在香港讀書的人,雖然研究經過多次失敗,但只要堅持,亦有成功的一天。」
欣賞專注 求真不問回報
現於澳洲讀醫、趁假期回港的區同學,昨與父母同到場。他表示,本身對不同類型的科學也有一定興趣,而自己在異地讀書要藉網絡與親友聯繫,更欣賞到高錕發展光纖科技的偉大。他欣賞高錕數十年專注於科學求真、不問回報的精神,更藉以得到當初意想不到的成果,獲得西方社會最高的認同,令同為留學生的他由衷尊敬。區爸爸則覺得高錕成功為中國人爭光,其態度謙虛且和藹可親,叫人欣賞,但對他患老人痴呆症感可惜,「如果真能早10年頒獎給他,應會更好。」
抗逆學習 上了現實一課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10多名小五生昨到中大參與一抗逆課程,順道到場觀展,各人都對諾獎獎牌及光纖模型深感興趣,其中黎靜賢表示,有留意高錕於瑞典領獎的片段,對其成就感光榮,「真係好開心,可以見到諾貝爾獎!」帶隊的趙老師指,近月學校常識科的時事版都有介紹高錕,雖然展覽中的光纖科技或過於深奧,但能讓學生親見諾獎獎牌,可感受到高錕貢獻社會的精神。
趙老師又表示,高錕早年研究面對挫折時的堅持,以至現時面對老人痴呆症的豁達,也是學生很好的抗逆學習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