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3月14日上午,溫家寶總理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問。溫家寶表示,香港在經濟上面臨深層次矛盾,並提出了五個方面意見。 香港中通社
楊孫西
特區政府在制定粵港合作的策略時,必須以互惠雙贏為大前提,在協助內地省市進行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不可削弱自己的固有優勢或對本港的就業和民生造成負面影響,並在粵港合作框架下盡量為香港爭取發展機會。特區政府還應爭取在「十二五」規劃的草擬階段積極參與,檢討和提出香港可扮演的角色。
日前,「兩會」在北京召開。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了多項挺港舉措,包括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三大中心、發展優勢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深化粵港澳合作、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以及積極推進大型跨境基建等,這一切莫不有助於香港解決經濟上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去年底,溫家寶總理一再向前往述職的特首曾蔭權表示,香港需要更好地解決「深層次的問題」。此說在港引起解讀潮,眾說紛紜。在今年「兩會」閉幕後的記者會上,溫總直接給出了他心目中的「標準答案」。
深刻領會溫總的五點意見
溫總認為,香港在經濟上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主要有五:第一,如何發揮已有優勢,繼續保持和發展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地位。第二,如何結合香港特點發展優勢產業。第三,要利用毗鄰內地優勢,進一步加強與珠三角的聯繫。內地廣闊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是香港今後發展的潛力所在。第四,港人要包容共濟、凝聚共識、團結一致,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今後不僅會在經濟上還有很大的發展,而且還會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循序漸進地發展民主政治。第五,不要忽視改善民生和發展教育。
業界人士認為,這五點意見,涵蓋面廣,實事求是,全面深刻地剖析了香港經濟面臨的深層次問題。要解決深層次矛盾,發展是必由之路,亦是最好的靈丹妙藥。從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中央加大了支持港澳經濟發展的力度,並把粵港澳合作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方針。溫總的講話,確應引起香港社會各界的特別重視,須深刻加以領會。
廣納建議及時採取措施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共提交大會發言760篇,提交提案5430件,無處不顯示出委員心繫國事,關注民生的愛國情懷。這些建議和提案中不乏真知灼見,有些是對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提出的有深度、有價值的建議。希望香港特區政府認真加以考量,這不僅有利於解決漸次浮出水面的香港經濟深層次問題,亦有利於提高特區政府的施政水平。
另外,對於來自香港社會各界和工商社團的建議也不可忽視。如中華總商會就對香港今後的經濟發展提出了不少建議,其中包括:在維持國家金融體制穩健的前提下,推動香港作為國家金融改革開放的試點;探討與珠三角地方政府合力協助港資企業轉型,以開拓內銷市場的龐大商機;與珠三角有關部委研究兩地基建的分工協調,以加強區域整合和提升經濟效益。
把握機遇提高施政水平
毋庸諱言,由於內地經濟發展迅速,香港今後在經濟方面的機遇,有賴於能否為內地提供相應的服務和技術。所以如果能夠把內地市場的發展跟香港的經濟有效地結合起來,香港的經濟自然亦會有所發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方面具有不少優勢,如其市場經濟體系、資金自由出入、貨幣自由兌換、法治基礎和資訊自由等,因而可推出一些更有力、具體和切實可行的措施,例如吸引有在中國投資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來港上市,以保持香港的競爭力,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特區政府在制定粵港合作的策略時,必須以互惠雙贏為大前提,在協助內地省市進行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不可削弱自己的固有優勢或對本港的就業和民生造成負面影響,並在粵港合作框架下盡量為香港爭取發展機會。另外,亦應促進兩地高科技合作。特區政府還應爭取在「十二五」規劃的草擬階段積極參與,檢討和提出香港可扮演的角色。面對新形勢,特區政府亦應研究如何更及時和更有效地施政,營造和諧的政治社會環境,更好地解決香港在經濟上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