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明辨是非:復建居屋的再探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26]     我要評論

李華明 立法會議員

 筆者在這專欄已討論多次有關政府復建居屋的議題,但由於近日有些發展商和銀行家公開表態支持政府再興建居屋,再炒熱這個話題。因周五房委會的資助房屋小組會將討論銷售最後一批居屋貨尾事宜,而筆者亦去信要求主席在是次會議內加入復建居屋的議程,所以筆者再在這裡探討居屋這議題。

 此外,民主黨在最近亦完成了一項民意調查,成功訪問了759名市民,其中月入二萬至三萬的被訪者有九成認為私樓中小型單位樓價已超出一般人的負擔能力;就是否贊成政府恢復興建小量居屋方面(大約3,000-5,000個單位),有82.2%表示贊成;有58.2%更表示會購買居屋。

 再深入分析的話,這調查清楚反映出月入二萬至三萬的人士有六成表示會買居屋,較低入息(約一萬至二萬)的更有近七成。就被訪者居住的類別來看,租住私樓的人士有近七成表示會買居屋,住公屋的亦有六成。很明顯,租住私人樓宇的人士相當有興趣買居屋。

 這個民意調查十分清楚反映了主流民意,就是支持政府再興建居屋的佔了大多數,對私人市場樓宇價格不斷上升,已超越市民的負擔能力,市民多表不滿。筆者最近在立法會再提醒鄭局長,民意是很清晰的,當最後一批夾屋及居屋推出後,如果反應極好的話,政府要再積極研究復建居屋的政策。最近發展局局長就以民意為理由極速地推翻市建局早已拍板重建永利街的計劃,改為全面保育,不可重建,只能復修。

 既然政府如此重視民意,這次民意調查的結果便不可忽視,何況連一些私人發展商也表示有限量的居屋是可以再興建的,政府協助有需要的市民置業又有何不可呢?況且居屋可以綠表為主要銷售對象,維持公屋的流動性,增加公屋的供應來照顧低收入及有需要的市民。當今年中賣光最後一批貨尾居屋後,市民會集中焦點爭取政府復建居屋,一浪接一浪的壓力會接踵而來,政府要及早做好對策。

相關新聞
揚清激濁:中央落力挺港 施政應更有效 (2010-03-26) (圖)
冷眼向洋:中鋁力拓合作開發世界級特大鐵礦 (2010-03-26)
雪泥鴻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2010-03-26)
頂天立地:功能組別可進不可退 (2010-03-26)
明辨是非:復建居屋的再探討 (2010-03-26)
一份不可低估的民調 (2010-03-26)
功能組別並非香港獨有 (2010-03-26)
內地與香港攜手多元合作新期待 (2010-03-26)
中美須構建新的貿易結構 (2010-03-26)
釐訂最低工資的兩個原意和一個底線 (2010-03-26)
公民意識待提高 (2010-03-26)
溫總對港五大提示須深入討論 (2010-03-25) (圖)
解惑篇:從香港基本法看三權合作 (2010-03-25)
讀者來信 (2010-03-25)
鳴記於心:逼人民幣升值 美不能利己 (2010-03-25)
西方走廊:美跨國企業成白宮備戰工具 (2010-03-25)
頂天立地:谷歌欠缺道義良心 (2010-03-24)
西座內望:社民連追擊湯家驊一石二鳥 (2010-03-24)
沙塵暴肆虐中國的解讀 (2010-03-24)
中國拒絕「政治的谷歌」 (2010-03-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