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西座內望:社民連追擊湯家驊一石二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24]     我要評論

郭中行

 社民連發出這樣一封「討湯文」,不是興之所至,而是有部署的行動,表面是打湯家驊,以免影響「公投」運動,但實質是要殺雞儆猴。湯家驊本身屬反對派溫和力量的代表人物,社民連全力打湯,就是要向溫和派施壓,縮窄溫和力量的活動空間,令政改協商更加困難,最終令協商功敗垂成,以此突顯社民連的抗爭策略才是唯一出路,這才是社民連公然撕破面皮向湯家驊開刀的主要原因。

 為了拯救「公投」運動持續低迷的聲勢,社民連採取了兩個自救策略,一是策動部分學聯人士,以無黨無派的身份參與補選,促成「公投」投票。由於表面上他們並非社民連黨員,就算公民黨不高興也不能奈社民連何,至於一班學生如何籌集至少數十萬的選舉經費,這自然有人為他們操勞。二是突然加大對公民黨湯家驊的打擊力度,陶君行更以社民連主席身份發表了一篇猶如「討湯文」的文章,言辭狠辣惡毒,大扣帽子,顯然就是將湯家驊視為敵我矛盾。社民連為什麼突然拿湯開刀,而公民黨又為什麼不哼一聲,坐視黨內核心被盟友公然辱罵,值得深入分析。

公開信違反政治倫理

 事實上,自「公投」開始之初,湯家驊已成為社民連的追擊目標,因為湯一直對「公投」不以為然,亦不積極協助地區宣傳,自然成為滿腹大計的社民連的眼中釘。不過,為免影響與公民黨的合作關係,社民連亦留有餘地,只是授意憤青出手。而對公民黨而言,湯始終是「創黨功臣」,領導層亦隻眼開隻眼閉。不過,近日事情卻起了變化,社民連新主陶君行發表了名為《賣友求辱可以休矣!》的公開信,批評湯家驊「賣友求辱」,指他以「攻擊『五區公投運動』,來達到向極權主義者乞降的政治目的」,更要求公民黨「處理」湯家驊。這封措辭尖銳的公開信不僅不留情面,更嚴重違反了政治倫理,一是「公社」現時是盟友關係,這樣公然折辱對方創黨成員,等如是落盟友的面。二是湯是公民黨黨員,社民連有什麼權力越俎代庖,要余若薇去「處理」湯家驊,這樣將公民黨領導置於何地?三是湯家驊有言論自由,儘管社民連不高興,亦不應鼓動網上文攻武嚇,甚至出動公開信向湯施壓。

 更重要的是,社民連發出這樣一封信,繼而再由前主席黃毓民加上一腳,試問叫公民黨如何自處?要服從社民連的「指示」處理湯家驊,還是照舊不理,繼續讓鬧劇繼續下去,社民連在出手前肯定沒有知會過公民黨就主動聯絡傳媒,目的就是要迫公民黨就範,完全沒有顧及公民黨的難處及形象,正應驗了一句西諺:「有這樣的盟友,誰還需要敵人。」當然,社民連此舉不是興之所至,而是有部署的行動,表面是打湯家驊,以免影響「公投」運動,但實質是要殺雞儆猴。湯家驊本身是「終極普選聯盟」一員,屬溫和派的其中一名代表人物,社民連全力打湯,就是要向溫和派施壓。

 「公投」發展至今,對「公社」打擊最大的除了是建制派的杯葛外,還有就是反對派另起爐灶,組成「終極普選聯盟」,這不僅擺脫了「公社」的綑綁策略,更導致反對派的分裂,現時反對派出現兩條路線之爭,如果溫和派在政制發展上取得成果,這變相是說「公投」只是一場鬧劇,「公社」走了錯誤的道路。然而,從現在的民意走向來看,溫和派愈來愈得到市民以至反對派的支持者認同,社民連深知大聯盟與「公投」完全是一個零和博弈,大聯盟得到市民支持,將令到「公投」聲勢更加慘淡。所以,對社民連而言,反對派的溫和力量才是最大威脅。

追擊湯家驊 旨在溫和派

 為求自保,社民連不斷向大聯盟開火,先是大扣帽子,將大聯盟說成是「終極投共」「終結普選」,並且為大聯盟的協商設下種種前提,並放言說如果大聯盟的建議達不到這些底線,就是「出賣民主」。此舉就是令大聯盟更難達成協議,最終令協商功敗垂成,以此突顯社民連的抗爭策略才是唯一出路。下一步就是針對溫和派的主要人物,作出種種人身攻擊,污衊指責,當中「非我族類」的湯家驊自然是目標人選。社民連這次有部署地向大聯盟開火,就是製造聲音,搞起議題,挽回「公投」聲勢。而且,將來其他大聯盟人士如果要表達意見,可能會怯於社民連的追擊而趑趄不前,這樣就變相大大縮窄了大聯盟的活動空間,這才是社民連公然撕破面皮向湯家驊開刀的主要原因。

 令人失望的是,公民黨這樣被人欺侮,卻沒有為創黨黨員說上一句,湯家驊已公開勸余若薇不要「只是功利主義掛帥,應該站出來講句公道說話」,可惜的是余若薇只是在報章上撰文,不痛不癢的說一番大道理,對社民連的離譜行為不哼一句,試問這樣如何服眾,只會令黨員寒心,外界更看公民黨不起。由此亦可看出,社民連每次出手都是以自身利益行前,公民黨不過是他們的踏腳石,最終不論「公投」收場如何,公民黨都是最大的輸家。

相關新聞
頂天立地:谷歌欠缺道義良心 (2010-03-24)
西座內望:社民連追擊湯家驊一石二鳥 (2010-03-24)
沙塵暴肆虐中國的解讀 (2010-03-24)
中國拒絕「政治的谷歌」 (2010-03-24)
智言新語:泰國何時能走向政治和解 (2010-03-24)
來論:原則.程序.現實:功能組別可改善不可取消 (2010-03-23)
缺水中國 (2010-03-23)
壓人民幣升值 美國打「貨幣戰」 (2010-03-23)
政經多面體:增加樓市交易透明度 (2010-03-23)
東張西望:人民幣匯率戰 北京許勝不許敗 (2010-03-22) (圖)
也應對立法會議員問責 (2010-03-22)
加強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犯 (2010-03-22)
頂天立地:一戶哭好過通街哭 (2010-03-22)
書生意氣:反對派兩條戰線出擊 (2010-03-22)
李柱銘作賊心虛 (2010-03-22)
公民黨下流化 (2010-03-22)
貨幣戰爭:逼人民幣升值的統一戰線 (2010-03-20)
龍聲飛揚:支持港台青年交流促兩岸關係發展 (2010-03-20)
世紀風雲:中國崛起:東西方心理秩序的調適 (2010-03-20)
解惑篇:三權合作有助法治 (2010-03-2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