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黎太思考政策時從社區歷史入手。
樂善堂小學的故事見證了學校的社區合作功能。浸大歷史系系主任麥勁生表示,過往社區歷史研究和教育,都是由上層精英主導。但這次合作計劃,便由大學生與小學生合作,從社區底層向上移動,重新建構整幅歷史圖像。「九龍城區本身有很多有趣及感人的故事,有很多具研究價值的地方。」他表示,區內前輩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經驗,很值得大學生和小學生,以及其它居民一同學習。「在理解宏觀歷史發展當中,我們也需要作個人回望,看看歷史與自己的關係。」
社署九龍城區福利專員黎太表示,以往很少機會和小學合作。「認識社區歷史,對政府的社福工作十分重要。要理解區內歷史,才能開創未來的政策。了解居民的性格文化和經驗,便能回應居民的訴求。」她表示,天水圍重點是年輕人問題,九龍城區是唐樓和長者事宜,而將軍澳焦點則是年輕家庭。
「若我們了解社區歷史,便會明白發展出今天結構的原因,再設計相應的政策。我主張從以往居民的經驗中,提煉出解決今日社會問題的辦法。」她表示,九龍城區早前也發生很多事,例如早前馬頭圍的塌樓事件。「居民開了很多分享會,希望進行檢討和跟進工作。但這件事其實也可進行歷史研究,調查後便明白區內的居民分布和樓宇發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