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做駐校教師近1年,期間回家過年的情景仍然難忘。當時一進深圳西站,看到黑鴉鴉的候車人群,心裡就很害怕,等了4小時,我才擠進車廂的硬座。實際上,「春運」於我一直是個陌生的詞語,此時才有了切膚感受。以往,每次搭火車都能買到臥鋪票的我,如何能在這擁擠和喧囂中堅持坐17小時到家呢?熬吧!
然而,在這煎熬中,我卻難得地品味出難忘的「幸福」感覺。
擁擠車廂也瀰漫溫馨
我坐在座位上,一動都不能動,過了段時間覺得自己的腳都腫了,這時只能站起來放鬆一下,權當「休息」;而那些只買到站票的人,只能等有座位的人去洗手間的空檔,趁機坐上幾分鐘,享受「片刻的歇息」;座位上4個毫不相識的人,抱着各自的行李包、擁靠在小桌旁而睡,可說是一種「陌生的親近」。
車廂裡,突然聽到「喲!一身汗啊,來,抱一下!」但見一個4、5歲的小男孩,身穿溼透的單衣,在人群中艱難前行。看着他可愛的樣子,有人疼愛地喊:「抱一下!」於是,小男孩被車廂中的大人們逐一抱起來,往前傳遞着,讓人感到車廂中瀰漫着溫馨。
一個湖北的青年,在車上已站立了15小時,還在不斷地與人聊天:「我每年都這樣回去,我媽在家等着我回家過年!我站着還好,腰不痛,因為離家越來越近了!」
朋友牽掛中感受幸福
春節過後,我又坐着同樣擁擠的車回香港。車剛啟動時,朋友打來電話,我問其有什麼事嗎?他說:「沒什麼,問問!」但是我明白,這「沒什麼」其實就是一份牽掛的友情。
回想着這趟「幸福」的旅程,我害怕遺忘了細節,半夜起來用手機記錄,即使再也難已入眠,但我仍感受到這「難眠」的幸福。把我的「幸福」旅程與朋友笑談,朋友總結為「把艱難當享受,是一種修煉」。寫下這些時,我突然想起:「只有心靈,才具有把握幸福的能力」。 ■柳中平(湖南岳陽市岳陽樓小學特級教師)文中小題為編輯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