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6-13]     我要評論

 吳冠中在當代中國藝術史地位之崇高,自不待言,他融會傳統與現代,創新形式,苦心孤詣。香港藝術館每隔七、八年就辦一次吳冠中畫展:1995年的「叛逆的師承—吳冠中(1919-)」、2002年的「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和今年的「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三次重要展覽以及幾年前三聯書店出版了吳冠中自傳《我負丹青》,再加上吳冠中畫作在藝術品市場的流通量和高價格,有理由相信普遍香港市民對吳冠中已頗為熟悉了。

 「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展出八十年代初至今近三十年約五十幅作品,中間入口大廳放的三張畫都是八、九十年代作品,正中間是吳冠中的代表作《雙燕》(1981)、兩旁是1988年的《秋瑾故居》和1996年的《憶江南》,都曾在「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中亮相,主廳用三幅舊作填充,令人納罕新作真的不如舊作嗎?以策展人的佈局來看,答案大概已不言而喻。

 我認為吳冠中的新作中,設色水墨畫比油彩畫更佳,水墨的靈動多姿揮灑自如更切合吳冠中風格,當然油彩畫如《天涯》(2009)和《捕網》(2009)用西畫的工具,但吸納了傳統水墨畫的筆觸和意境,色塊、線條和點描的運用都有水墨畫技法的一些影響,《天涯》的蒼涼感觸更是脫胎自邊塞詩詞;而《捕網》以及另一幅作品《百衲衣》(2009)是寫實題材與抽象表現的巧妙結合,尤其是後者,沒有畫題的引導,單憑抽象畫面中色彩肌理的活潑靈動已甚具可觀性。

 吳冠中的畫作似乎愈抽象,就愈成功,作品不涉視點,全憑印象,抽取重點,不落俗套,別具新意,皆人之所未畫也。觀者看了畫作,先享受一番藝術品的形式美感,然後才留意一下畫題的標示,再回頭看畫作,觀賞趣味頓然再生。水墨畫如《春風開過紫藤花》(2009)、《春雨》(2008)和《黃巾之亂》(2007)都是上佳例子,色彩的分佈本身帶來美感、抽象感和節奏感,都是吳冠中的一貫畫風。《黃巾之亂》要表達的是一種恐懼感,但如此實在的感受和歷史事件透過抽象的畫作表達出來,當然通向多元而開闊的詮釋和賞析。

 但我也不得不直言吳冠中的「漢字春秋」系列實在不算十分成功,《凹凸》(2007)諸作都略嫌太淺白無味,書法也不美,與日本畫家堂本印象融入中國書法的畫作一比更是立見高下,吳冠中好像不熟諳書法,也沒有妙用書法,更沒有考究中國書法的古今沿革,誠可惜也。

 最後一提吳冠中的新作《拋了年華》(2009)。此黑白水墨畫作展現荷花凋弊、蓮蓬垂落、荷葉漸稀的窘姿。吳冠中說道:「樹老根出,荷老枝折,寧折毋屈,不惜年華。」他以蓮花說年華,年華不再,畫中傲枝既倒,但猶有風骨,畫者以畫自況,歲月催人,幸仍有人格力量扶持。吳冠中已九十一歲了,眾多新作中當數此幅最佳,堪可放在廳堂之中,跟《雙燕》及《憶江南》鼎足而立,見證時光流逝。吳冠中步過耄耋之年,砥節礪行之志向在當代潮流的衝擊下仍然絲毫不改。 ■文:鄭政恆

相關新聞
專訪長笛手巴浩 半個獨奏家,半個首席長笛 (2010-06-13) (圖)
巴浩CD推薦 (2010-06-13) (圖)
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 (2010-06-13)
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 (2010-06-13)
點評集:艾甘.漢的《旅者.舞境》 (2010-06-13) (圖)
簡訊:《錦繡河山》百米長卷將在港澳展出 (2010-06-13)
活動推介:感性獨角戲:少男赤裸私誌 (2010-06-13)
香港被視為亞洲樂壇重鎮? (2010-06-06) (圖)
點評集:溫柔地殘忍 小心枕頭人 (2010-06-06)
直覺的瞬間—馬克.呂布的攝影 (2010-06-06) (圖)
活動推介:經典輕歌劇《天堂與地獄》搬到香港 (2010-06-06)
邊走邊看 香港國際藝術展10 (2010-05-30) (圖)
點評集:廣慈的飛天使者 (2010-05-30) (圖)
今日看點:藝術與魔術結合的可能? (2010-05-30) (圖)
活動推介:著名雕塑家朱銘展覽 (2010-05-30)
巴洛克之后 柯克比 (2010-05-23) (圖)
黎海寧的張愛玲 (2010-05-23) (圖)
《雙城記——香港.上海.張愛玲》 (2010-05-23)
點評集:香港式離婚 (2010-05-23)
活動推介:「飛天使者 廣慈作品」個展 (2010-05-2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