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精神病患受職訓 「會所」治療增自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6-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曾韋僑醫生(左1)表示,會所模式精神復康服務,可以透過有意義的工作令患者逐漸康復。本報記者周潔媚 攝

 【本報訊】(記者 周潔媚)會所是工餘進行康體活動的地方,九龍醫院的「會所」卻是治療精神病患者的最佳場地。該院研究顯示,精神病康復者接受「會所模式」治療,藉參與「會所」的日常運作如文書、行政、烹飪及接受職業培訓,提升工作技能、增加自信,以及掌握與人相處之道,最終達致改善病情的治療效果,療效遠高於一般門診治療。

情緒明顯改善 更勝門診

 九龍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曾韋僑在2005年至2007年期間,為92名平均患病10年以上的長期精神病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的研究,其中46人參與該院轄下的「紅棉社」,接受「會所模式」治療,其餘則接受一般門診治療。結果顯示,患者在接受「會所模式」治療後,情緒和病理狀態顯著改善,幻覺、思想混亂等症狀減輕,注意力、集中力亦有所改善,其中11名患者成功找到工作機會;而接受一般門診治療的患者中,只有1人獲工作機會。

 曾韋僑解釋,在「會所」裡工作的精神病患者與一般職員的地位相等,他們需負責打理會所,這種「賦權」理念讓精神病康復者感覺被重視及被需要,有助他們提升自信心以及處理社交問題的能力。

 成為「紅棉社」會所會員4年的阿敏,因有精神病紀錄,以往工作曾受同事歧視,令病情惡化。參與「會所模式」治療後,阿敏在會所得到會友支持,更成功獲得過度性的工作機會,在一間會計師行擔任短期文職人員;她很喜歡到會所,與朋友分享工作點滴,而過度性的工作機會亦提升她的自信及工作熱誠。

相關新聞
與艾勤賢徐敏偲捲入先科案外案 林炳昌脫罪 (圖)
終院判辭重點
妨礙司法案時序
歎公義「遲到」6年 領牌轉打民事案
曾獄中產子 徐敏偲致力助人 (圖)
先科前主席 黃創光仍遭通緝
證人身份曝光 廉記搜7報館取證
22%港邊青淪病態賭徒 (圖)
甄別賭博問題程度選項
多樣成癮 好賭兼濫藥酗酒 (圖)
2小時黃雨水淹田心村 (圖)
稱3月驗樹無事 康文署遭質疑 (圖)
老夫腐液淋少妻 濺傷無辜9歲女 (圖)
跳繩隊港總教練 非禮男童表證成立
精神病康復者成員 告《蘋果》誤導
迷債苦主寄「炭疽信」表證成立
掛號遺書寄兄 婦抱女燒炭亡 (圖)
食齋鹵味疑中毒 2日26人屙嘔 (圖)
競爭法規管 或涉法定團體
私營骨灰龕擬發牌 建議最快今交行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