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今次要講的是一頭企鵝仔的故事。
一說企鵝仔,您八成已經知道我說的是誰了。沒錯,一定是騰訊,那個QQ的「形象大使」。中國互聯網發展十年來,騰訊成為了最能賺錢的網絡公司,而這隻企鵝仔也基本變成了披著燕尾服的招財貓。
騰訊發跡於QQ,這是它最早的業務,也是它時至今日仍最為穩固最根基的業務。所謂QQ,是一種即時通訊軟件(im軟件),用戶可以通過它實現網上即時聊天。在im軟件領域,從來不缺對手,從十年前的ICQ,到現如今的MSN、Gtalk等都屬此類。但QQ卻永遠與這些走國際化路線的im軟件不太一樣,它追求的是鄉土風,是熟悉感,而這種定位確實使這隻企鵝仔十年來在如林強手中不僅屹立不倒,反而飛速壯大,到得今日,不僅成為中國im軟件領域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更有資格說是中國網絡界的「本土天王」。
有關QQ的「八卦」非常之多,比如它最早是「偷」來的,比如它本不叫QQ,比如它曾經上演過轟轟烈烈的「欺師滅祖」,比如它被全業界恨得咬牙切齒,取名「全網公敵」……
一切故事都要從一九九六年說起,但這個年份並不是QQ的生日,而是一款國外軟件ICQ的生日。
一九九六年,幾個以色列IT精英開發出了世界第一款即時通訊軟件ICQ,名字很好記,就是「I seek You(我找你)」。回想九六年的時候,網絡剛起步,手機沒普及,人們還處在離群索居的狀態中,ICQ的出現,無疑是對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其驚豔程度可想而知。ICQ理所當然地飛快擁有大量粉絲及模仿者,當中便有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
兩年後,馬化騰成立騰訊公司,推出ICQ的中國山寨版OICQ,意為Open-ICQ(打開ICQ),雖然當時全世界山寨ICQ的遠不止騰訊一家,但這隻企鵝仍然顯得很突出——因為很少有山寨者能山得這麼「堂而皇之」、「理直氣壯」,直接「加個圈」就當了自己的名字,生怕別人不知道是仿的ICQ。太張揚的結果就是企鵝仔被控侵權,而最終把OICQ改成了QQ。
再往後的故事就很簡單了,QQ依靠牢牢把握本土市場的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至二零零九年九月時,其註冊用戶達到不可思議的10.57億人,活躍帳戶達到4.9億個,同時在線人數於今年三月時超過一億人。至於其師ICQ,早已覓不得蹤影——不僅如此,今年四月時,騰訊還一度企圖收購ICQ但未果。
儘管狸美美從很多年前就開始嫌棄企鵝仔這個形象「太不成熟」、「太不專業」、「太不適合職場」,從而堅定放棄QQ而改用了MSN和Gtalk,但直至今日,狸美美都不得不承認,就中國來看,用QQ的人永遠比用MSN的多。 (企鵝仔的故事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