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觀察:文化莫走向商業化、金錢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25]     我要評論

文:許民彤

 9月15日王蒙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文化不僅僅是商業,更需要民族的文化瑰寶》說:目前我國的文化產業正在迅猛發展,體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產力,這是一件好事情,但看到另外一種現象,在有些地方,發展文化基本上是商業的眼光,商業的指標,這就有些問題了,問題在於文化並不僅僅是商業……

 這讓我想到9月12日作家馮驥才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文化可以拿來賺錢,但不能糟蹋文化來賺錢》一文,其中說:從名城名鎮名街,到名人名著名墓,乃至各類文化遺產等,一邊是真實的歷史被抽空內涵,只留下軀殼,濫加改造;一邊是荒誕不經和無中生有的偽造─這便是當今國人眼中的歷史文化。文化可以拿來賺錢,但不能靠糟蹋文化來賺錢……

 這兩篇談當下文化的文章,人民網文化頻道在顯要的位置上,都進行了轉載,這在人們越來越重視文化的「軟實力」,文化越來越與經濟、生活、社會發生密切和重要的聯繫與影響,文化進入最重要的時代的當下,可見文化問題已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但是,細讀這兩位著名作家的這兩篇關於當下文化問題的文章,卻發現它們的內容有著鮮明的、高度的一致,即都真誠而嚴肅地表達了對當下一些文化遭遇的關注,表達對文化命運的憂慮,並尖銳地指出,如今在對待文化的態度上,出現了一個令人憂慮和值得警惕的文化傾向,文化正在越來越趨向於商業化、金錢化。

 「申遺」,一直是文化界、歷史界關注的焦點事件。引起我們對物質文化遺產或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文化形式的高度重視,提高我們保護文化遺產的強烈意識,促使我們珍惜生活中仍然存在的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化,讓這些文化的內在的價值標準仍然發揮塑造和影響我們思想與行為的作用,感受和呼吸這些承載著不同歷史的文化氣息,這應該是「申遺」的主要目的,但現在一些地方的「申遺」行為,無論是事前的高投入還是事後的毫無節制的開發,卻都成了巨大資本運作、金錢堆積的行為,成了賺錢的機會,而本是硬道理的保護資源意識,卻在這種商業利益狂熱追逐中消失了,結果弔詭的是,應是文化行為的「申遺」,卻變成了一種經濟行為、商業消費行為。

 在文化界、歷史界,還有讓人倍感炙手可熱的是「古墓」開發熱。其中,四川彭山的「劉備墓」、河南安陽的「曹操墓」最引人矚目。儘管,目前「劉備墓」的存在仍有疑問,但當地人早把這地下的墳塋看成了一座「金礦」;而激起更大的文化喧囂的當然是「曹操墓」,自「曹操墓」發掘以來,對它的質疑和爭議就從未消停,乃至到現在「曹操墓」真假,仍是懸案一樁,但這並不妨礙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著的曹操誕辰大典乃至此後的各種旅遊開發等一系列商業營銷活動……正是在這種衝動和喧囂中,我們本該收穫到的歷史知識,對學術尊嚴的尊重,對歷史真相的敬畏,歷史方法的新啟示,已經蕩然無存,剩下的僅僅是功利、商業利益和賺錢慾望。

 經典翻拍,或者名著改編,是文娛圈中常見的文藝樣式,但現在卻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文娛評論界把這種現象,稱作是「文化啃老族」,即在利益的驅動之下,文化沒有創造力表現,而只靠稀釋或顛覆經典,來吸引大眾的眼球,而其泛娛樂化的精神,商業化的炒作,市場化的傾向,已受到人們嚴重詬病。

 利益主導下的「申遺風」變成「申遺瘋」也好,還是發古人財的「古墓經濟」也好,或者氾濫的經典翻拍娛樂潮流,對其根本弊端,王蒙批評是「急功近利,基本上是商業的眼光,商業的指標」,馮驥才批評是「以文化謀利」、「靠糟蹋文化來賺錢」。

 我們知道,文化在形塑一個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行為上,是一個關鍵元素。文化也是基礎國民教育,它奠定國民的品位教養。文化是生活,它決定我們眼睛所見、耳朵所聽、手所觸摸、心所思慮的整體環境的美醜。文化是經濟,它的產業所值─媒體、設計、音樂、電影、文學、觀光旅遊……等等,早就是先進國家的經濟項目大宗。文化更是一個國家的心靈和大腦,它的思想有多麼深厚、它的想像力有多麼活潑、創意有多麼燦爛奔放、它自我挑戰、自我超越的企圖心有多麼旺盛,徹底決定一個國家的真實國力和它的未來。當然,我們也毋庸諱言,任何事物進入市場,都不免受到市場規律的制約,不免依照消費需求和商業利益調整自己。但調整是科學調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壞自己去換取經濟利益。文化更具特殊性,它直接影響著社會文明與全民素質。不能為了印數、暢銷、票房、收視率、點擊率、上市,為了利潤的最大化和「瘋狂的GDP」,而放棄了文化固有的尊嚴、價值、秩序和堅持。

 這種文化的精神屬性和品質一旦被拋棄,文化必然要走向商業化、金錢化,這是文化的末路,是文化的悲劇!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晚清《圖畫新聞》報中的性別 (2010-09-25) (圖)
古典瞬間:岳珂的化妝術 (2010-09-25) (圖)
文化觀察:瘋狂的封面 (2010-09-25) (圖)
文化觀察:文化莫走向商業化、金錢化 (2010-09-25)
歷史與空間:相惡一書成恩仇 (2010-09-22) (圖)
古今講台:康熙時的治河 (2010-09-22)
亦有可聞:正是金菊盛開時 (2010-09-22)
來鴻:西湖春日(二首) (2010-09-22)
開卷有益:正解「狐狸精」 (2010-09-22) (圖)
古典瞬間:才子佳人夢幾許 (2010-09-22)
歷史與空間:真名士未必就風流 (2010-09-21) (圖)
開卷有益:值得港人重視的《劉蜀永香港史文集》 (2010-09-21) (圖)
古典瞬間:所謂「卿卿」 (2010-09-21)
亦有可聞:世風吹不動的梁鴻之心 (2010-09-21)
心靈驛站:秋天,飄飛的蘆花 (2010-09-21)
歷史與空間:禮教體制下的婚戀與男女關係 (2010-09-18) (圖)
來鴻:羅淵與《天地之誕圖》 (2010-09-18) (圖)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0-09-18) (圖)
文化觀察:稿酬與時代 (2010-09-18) (圖)
歷史與空間:丞相制,說沒就沒了 (2010-09-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