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濃濃的鄉愁 化不開的中華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7年前,余光中在常州慶祝75歲生日,著名表演藝術家張家聲現場朗誦了《鄉愁》,余光中非常激動,這是張余二人第一次見面。他們第二次見面,是在長城腳下的一次大型文化演出,張家聲在《思鄉曲》的伴奏下朗誦完《鄉愁》和《春天,遂想起》這兩首詩。當張家聲走下台時,人群中一個瘦弱的老人過來抱著他哭,這位老人就是余光中。余光中說:「此情此景,情、景、音樂、朗讀都讓我感動至深。」

 張家聲,國家一級演員、導演,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話劇表演藝術家,他回憶起長城腳下的那次演出,感慨良多,「那天的掌聲可以用『響徹長城內外』來形容。不是我朗誦得好,這些掌聲都是給余先生的。余先生的詩充盈了世界華人的心,反映了我們共同的心聲。」這次在深圳,張余二人攜手合誦了懷古詩《秭歸祭屈原》。

 這是余光中第二次來深圳,第一次來是在3年前。30多年前,他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時曾在《獨白》中寫道:「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祖國已非少年的祖國,縱我見青山一發多嫵媚,深圳河那邊的鬱鬱壘壘,還記得三十年前那少年?」

 余光中說,自1992年第一次踏足大陸,18年來,回來足有60次之多,沒了鄉愁,「我不能再寫鄉愁詩」。這十多年來,詩翁都在寫回鄉詩和回鄉文,他今年專門為湖北秭歸縣的端午文化節創作的新詩《秭歸祭屈原》就是佳作。

 當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時,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現代交通工具便捷地返鄉,濃得化不開的鄉愁似乎輕了、薄了,但由中文繼承的中華文化,前路依然漫長。詩翁說:「(傳承中華文化)這是一場接力賽,要傳好手中那一棒。」

相關新聞
余光中理想的譯作與原著 是雙胞胎 (2010-10-13) (圖)
人物小簡介:余光中 (2010-10-13) (圖)
濃濃的鄉愁 化不開的中華情 (2010-10-13) (圖)
微語錄 (2010-10-13)
西崎崇子收服港孩 (2010-10-06) (圖)
人物簡介: (2010-10-06) (圖)
微語錄 (2010-10-06)
琵琶名家吳玉霞——玉鳴東方 為霞滿天 (2010-10-06) (圖)
Tony Elliott 誰在主宰我們的休閒生活 (2010-09-29) (圖)
《Time Out》 簡介: (2010-09-29) (圖)
對話Tony Elliott: (2010-09-29)
微語錄 (2010-09-29)
吳曉波〈財經作家〉: (2010-09-29)
加藤嘉一〈中日關係研究員〉: (2010-09-29)
如琢如磨 大寫神州 (2010-09-29) (圖)
蔡明亮 拍電影隨遇而安 (2010-09-22) (圖)
與蔡明亮對談 (2010-09-22) (圖)
蔡明亮簡介: (2010-09-22) (圖)
微語錄 (2010-09-22)
王麗儀穿梭時尚帝國中 (2010-09-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