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7年前,余光中在常州慶祝75歲生日,著名表演藝術家張家聲現場朗誦了《鄉愁》,余光中非常激動,這是張余二人第一次見面。他們第二次見面,是在長城腳下的一次大型文化演出,張家聲在《思鄉曲》的伴奏下朗誦完《鄉愁》和《春天,遂想起》這兩首詩。當張家聲走下台時,人群中一個瘦弱的老人過來抱著他哭,這位老人就是余光中。余光中說:「此情此景,情、景、音樂、朗讀都讓我感動至深。」
張家聲,國家一級演員、導演,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話劇表演藝術家,他回憶起長城腳下的那次演出,感慨良多,「那天的掌聲可以用『響徹長城內外』來形容。不是我朗誦得好,這些掌聲都是給余先生的。余先生的詩充盈了世界華人的心,反映了我們共同的心聲。」這次在深圳,張余二人攜手合誦了懷古詩《秭歸祭屈原》。
這是余光中第二次來深圳,第一次來是在3年前。30多年前,他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時曾在《獨白》中寫道:「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祖國已非少年的祖國,縱我見青山一發多嫵媚,深圳河那邊的鬱鬱壘壘,還記得三十年前那少年?」
余光中說,自1992年第一次踏足大陸,18年來,回來足有60次之多,沒了鄉愁,「我不能再寫鄉愁詩」。這十多年來,詩翁都在寫回鄉詩和回鄉文,他今年專門為湖北秭歸縣的端午文化節創作的新詩《秭歸祭屈原》就是佳作。
當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時,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現代交通工具便捷地返鄉,濃得化不開的鄉愁似乎輕了、薄了,但由中文繼承的中華文化,前路依然漫長。詩翁說:「(傳承中華文化)這是一場接力賽,要傳好手中那一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