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玉鳴東方」演奏會上,一身白裙的吳玉霞技壓全場。
8月28日,中國當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玉鳴東方」琵琶獨奏會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這場民樂獨奏音樂會選曲難度之大,演奏形式之豐富,觀眾反響之熱烈,媒體讚譽之廣泛,在內地樂壇極為罕見。作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民樂大家之一,吳玉霞已站在中國琵琶藝術的最頂端,她深厚的藝術修養和高超的演奏技藝在這場音樂會上展現無遺——正是「玉鳴東方 為霞滿天」。
音樂會以經典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拉開序幕,隨後進入充滿戲劇色彩的《霸王卸甲》,再到由琵琶、揚琴、笙重奏的周樂新作《水墨江南》……隨著吳玉霞一雙纖纖素手在四弦琵琶上激情湧動,人們的心緒隨之起伏跌宕,不自覺地深陷入琵琶的藝術仙境。
技道合一的真諦
「玉鳴東方」這場籌備近一年的音樂會,是吳玉霞近年來最大型的獨奏演出,也是她首次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的個人獨奏音樂會。此次演奏會,不僅堪稱是吳玉霞藝術生涯中的里程碑,更是其歷經數十載修煉後呈獻的心血之作。
「輕炫技,重境界」正是業內對吳玉霞琵琶演奏的美譽。她說,「演奏好琵琶離不開技巧,但是,藝術要真正傳遞的是情感,必須超越技術」。也正是多年來對藝術執著的追求,令吳玉霞領悟到「技道合一」的真諦。行雲流水般的演奏,恰如其分的藝術表達,吳玉霞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琵琶藝術「道法自然」的境界。
「我一直在思考」,吳玉霞說,希望通過演奏會,將自己的思想和體驗帶給觀眾。正是因為有著深刻的思考,才令她的演奏具有鮮明的個性。琵琶教育家李光華先生評價道:「吳玉霞的演奏有時如水墨,愈暈愈淡,漸至無聲,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呈現出強烈的文化韻味,這點正是玉霞迥異於時輩而又為同齡人所不及之處。」
從上世紀70年代,深深愛著琵琶的「上海小姑娘」吳玉霞被選入北京學習,開啟了專業琵琶演奏之路。出生於上海普通工人家庭的她,有著不凡的天資,更有著勤奮與堅持,通過數十年如一日的苦練、琢磨和體味,逐步成長為當代最優秀的琵琶大家,此外,她還是中央民族樂團首席琵琶演奏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全國政協委員等。特別結合本次音樂會同時推出的文集《我的琵琶行》以及書譜和音樂唱片等,更是驗證了她全方位的綜合素質和藝術才情。
如果說吳玉霞鑽研演奏技藝,提高藝術修養和造詣是專注於「小我」,那麼,關注中華民樂的發展,自覺擔當起傳承民族藝術的責任,則使她實現著從「小我」到「大我」的飛躍。
甘做播種人
「民樂要發展,首先是要對傳統的繼承,不單純是外在形式,重要的是在內核,即精神層面傳承藝術的文化品格」,吳玉霞說,相比過去,中國琵琶演奏技術在近年來已有很大的提高與發展。從文化現狀來看,雖然演奏者的個人技術普遍提高了,但藝術表達只是關注技術層面還是遠遠不夠的。近年來,她開始致力於民樂藝術下一代的培養,特別是倡導對青年一代民樂人才文化自覺與文化精神的培育。
與很多藝術大家一樣,吳玉霞喜歡深入民間。她不拘泥於高層次的演出,而是熱衷於放下身段,到最基層去傳播「琵琶種子」。近年來,她先後在北京音樂廳、中山音樂堂等地舉辦近百場「琵琶名曲賞析」專場,以邊講解邊演奏的形式廣泛普及琵琶藝術。她還曾在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高等學府開設選修課。「讓學生們感受到琵琶演奏給自己內心帶來的歡愉,而不是注重外在的浮面」,這是吳玉霞一直強調的藝術教育理念。
作為名滿兩岸四地的琵琶演奏家,吳玉霞曾多次為慕名而來的港澳台地區琴友授課。令她最欣賞的是來自於台灣的學生們,「他們的技術進步很快,但難能可貴的是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未來發展潛力很大」。同樣勤奮刻苦的香港學生亦令她印象深刻。
吳玉霞認為,中華文化是維繫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紐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和遺產。她以引領更多人進入民樂殿堂、享受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為己任,為民族音樂的繼承、創新、發展而忙碌,甘做民族音樂的播種人。 ■香港文匯報北京分社記者 劉凝哲
|